退耕还林前后甘肃正宁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1
作者
申建秀 [1 ,2 ]
王秀红 [1 ]
刘羽 [1 ,2 ]
张伟 [3 ,4 ]
姚丽娜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4] 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质心转移; 退耕还林; 甘肃正宁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位于西北黄土沟壑区的甘肃省正宁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思路和区域质心迁移模型,分析了1995—2010年正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1)在退耕还林前后,林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先减后增,耕地和水域面积一直在减少,同时建设用地保持不断增长。(2)正宁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后,总生态服务价值先减少(-6.512%)后增加(29.369%),有林地ESV在退耕后的大幅度增加是退耕还林的明显效果。正宁县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等为主。各功能生态服务价值在退耕后的显著增加,这是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增强的体现。(3)正宁县生态服务价值质心的迁移在退耕后表现出"东进南下"的趋势,东、中、西部单位面积ESV增长不均衡。正宁县应重视调整及优化西部、中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而发挥区域生态服务的最大综合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冀南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 [J].
宋宏利 ;
张晓楠 ;
伦更永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01) :236-238
[2]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J].
王海鸿 ;
马琼 ;
付士波 ;
韩娜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1) :74-79
[3]   黄土区退耕背景下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马家沟流域为例 [J].
付艳玲 ;
张晓萍 ;
陈凤娟 ;
万龙 ;
吴艳 ;
刘国彬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6) :81-85+0+2
[4]   黄土沟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稳定性及成本效益分析 [J].
张应龙 ;
谢永生 ;
李晓 ;
江青龙 ;
张义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4) :201-204
[5]   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与NPP的相关性分析 [J].
师庆三 ;
王智 ;
吴友均 ;
高炜 ;
师庆东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3) :427-433
[6]   伊犁新垦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张伟 ;
张宏业 ;
王秀红 ;
张红旗 ;
杨阳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42-2046
[7]   基于GIS的陕西省耕地与人口空间变化分析 [J].
徐映雪 ;
任志远 ;
张文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3) :216-221
[8]   土地覆被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多时间尺度模拟——以四川省渔子溪流域为例 [J].
冉圣宏 ;
李秀彬 ;
吕昌河 .
地理学报, 2006, (10) :1113-1120
[9]   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 [J].
许月卿 ;
李双成 .
人文地理, 2005, (01) :117-120
[10]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冷允法 ;
郑度 ;
李双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