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被引:15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龙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崇
邓余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邓余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尚文
机构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来源
:
茶叶科学
|
1998年
/ 01期
关键词
:
云南普洱茶;
渥堆;
生化成分;
品质;
D O I
:
10.13305/j.cnki.jts.1998.01.009
中图分类号
: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
090203 ;
摘要
: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酚则明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量并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会等反应已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这种品质成分的剧烈变化,除了在特殊条件下的湿热作用外,微生物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中还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产地普洱茶品质风格的比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龙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尚文
.
中国茶叶,
1995,
(05)
:8
-10
[2]
普洱茶香味成分的研究
[J].
刘勤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刘勤晋
;
伊奈和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伊奈和夫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4)
:470
-476
[3]
广东普洱茶渥堆中细胞组织的显微变化及微生物分析
[J].
何国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
何国藩
;
林月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
林月婵
;
徐福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
徐福祥
.
茶叶科学,
1987,
(02)
:54
-57
[4]
广东普洱茶沤堆过程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变化及其饮效
[J].
何国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何国藩
;
林月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月婵
.
中国茶叶,
1986,
(05)
:8
-9
[5]
食品生物化学.[M].天津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 编.轻工业出版社.1981,
[6]
微生物学.[M].陈华癸主编;.农业出版社.1962,
←
1
→
共 6 条
[1]
不同产地普洱茶品质风格的比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龙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尚文
.
中国茶叶,
1995,
(05)
:8
-10
[2]
普洱茶香味成分的研究
[J].
刘勤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刘勤晋
;
伊奈和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伊奈和夫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4)
:470
-476
[3]
广东普洱茶渥堆中细胞组织的显微变化及微生物分析
[J].
何国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
何国藩
;
林月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
林月婵
;
徐福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
徐福祥
.
茶叶科学,
1987,
(02)
:54
-57
[4]
广东普洱茶沤堆过程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变化及其饮效
[J].
何国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何国藩
;
林月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林月婵
.
中国茶叶,
1986,
(05)
:8
-9
[5]
食品生物化学.[M].天津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 编.轻工业出版社.1981,
[6]
微生物学.[M].陈华癸主编;.农业出版社.196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