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西段错不扎地幔橄榄岩组成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11
作者
冯光英 [1 ]
杨经绥 [1 ]
熊发挥 [1 ]
刘飞 [1 ]
牛晓露 [1 ]
连东洋 [1 ,2 ]
王云鹏 [1 ,3 ]
赵一珏 [1 ,3 ]
机构
[1]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错不扎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部分熔融; 熔/流体-岩石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错不扎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岩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带状产出,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和辉长岩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体为方辉橄榄岩,详细的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错不扎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为镁橄榄石,斜方辉石主要为顽火辉石,而单斜辉石主要为顽透辉石和透辉石,铬尖晶石具有高Al和高Mg(Mg#=6070)特征。稀土配分图解显示其具有轻稀土亏损而重稀土富集的左倾型亏损地幔源区特征,(La/Yb)N=0.110.60,模拟结果显示其为经历了15%20%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与快速扩张大洋中脊环境下形成的深海橄榄岩的熔融程度(10%22%)较为一致。此外,错不扎方辉橄榄岩轻稀土含量明显高于部分熔融模型中LREE的含量,而且,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和高场强元素Ta、Hf和Ti,这一特征指示错不扎方辉橄榄岩在大洋中脊环境形成后又受到后期俯冲带熔/流体的改造。结合南北两带不同蛇绿岩体构造环境的对比,笔者认为雅鲁藏布江西段南北两带蛇绿岩体具有相似的形成环境,两者在地理位置以及产状方面的差别可能是受到构造侵位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337 / 135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的基性岩成因和构造意义 [J].
刘飞 ;
杨经绥 ;
连东洋 ;
赵慧 ;
赵一珏 ;
张岚 .
地球学报, 2015, 36 (04) :441-454
[2]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矿物学研究和成因探讨 [J].
周文达 ;
杨经绥 ;
赵军红 ;
熊发挥 ;
马昌前 ;
徐向珍 ;
梁凤华 ;
刘飞 .
岩石学报, 2014, 30 (08) :2185-2203
[3]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西段达机翁地幔橄榄岩组成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J].
连东洋 ;
杨经绥 ;
熊发挥 ;
刘飞 ;
王云鹏 ;
周文达 ;
赵一珏 .
岩石学报, 2014, 30 (08) :2164-2184
[4]   雅鲁藏布蛇绿岩——事实与臆想 [J].
吴福元 ;
刘传周 ;
张亮亮 ;
张畅 ;
王建刚 ;
纪伟强 ;
刘小驰 .
岩石学报, 2014, 30 (02) :293-325
[5]   雅鲁藏布江西段东波超镁铁岩体经历了俯冲带流体的改造:来自铂族元素的证据 [J].
牛晓露 ;
杨经绥 ;
陈松永 ;
刘飞 ;
熊发挥 ;
刘钊 ;
郭国林 .
中国地质, 2013, 40 (03) :756-766
[6]   高喜马拉雅的三维挤出模式 [J].
许志琴 ;
王勤 ;
曾令森 ;
梁凤华 ;
李化启 ;
戚学祥 ;
蔡志慧 ;
李忠海 ;
曹汇 .
中国地质, 2013, 40 (03) :671-680
[7]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基性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新特提斯洋内俯冲的证据 [J].
刘飞 ;
杨经绥 ;
陈松永 ;
李兆丽 ;
连东洋 ;
周文达 ;
张岚 .
中国地质, 2013, 40 (03) :742-755
[8]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OIB型玄武岩的厘定及其形成环境 [J].
刘飞 ;
杨经绥 ;
陈松永 ;
梁凤华 ;
牛晓露 ;
李兆丽 ;
连东洋 .
岩石学报, 2013, 29 (06) :1909-1932
[9]   缅甸密支那地区发现侏罗纪的SSZ型蛇绿岩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段向东 ;
李静 ;
熊发挥 ;
刘钊 ;
蔡志慧 ;
李化启 .
岩石学报, 2012, 28 (06) :1710-1730
[10]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普兰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分类的提出[J]. 杨经绥,徐向珍,李源,李金阳,巴登珠,戎合,张仲明.岩石学报.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