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从“师范人格”到“非师范人格”

被引:12
作者
程红艳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教师形象; 师范人格; 非师范人格;
D O I
10.13445/j.cnki.t.e.r.2001.03.010
中图分类号
G451.6 [教师职责与修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本文认为 80、90年代对教师形象的设计多局限于一种师范人格 ,这种“师范人格”的特点是 :完美 ,“目中无人”,抹杀个人的特点 ,笼统的理论探讨替代局部的具体情境的探讨。这种“师范人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设计也是不合理的 ,它反射出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层的保守心态。本文试图在借鉴相关理论、实践和适应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教育实践的新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以“非师范人格”来替代“师范人格”。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教师养成方式的演变和21世纪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 [J].
成有信 .
教育研究, 2000, (01) :8-11
[2]   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 [J].
袁振国 .
教育研究, 1999, (07) :11-14
[3]   教师质量研究引论 [J].
钟守权 .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9, (X3) :1-3
[5]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