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着力点分析

被引:33
作者
王志军 [1 ]
余新宇 [1 ]
齐梦梦 [2 ]
机构
[1] 江南大学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教育信息化; 农村教育;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破解城市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有效途径,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帮助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该文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试图找到破解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研究通过对双师教学、多师协同及其相关创新实践的优势和本质的分析,指出其根本为各级各类主体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的"联通"本质,有效连接最根本的课堂、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同教学实施与推进,促进人的智慧的连接与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汇聚、迭代与发展,从而实现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与公平。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提出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七个着力点:(1)树立坚定的互联网变革教育的信念,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更新理念;(2)用开放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创新,促进主体间的有效协同;(3)拓宽经费来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城乡合作;(4)引进专门的信息化人才,整体推动和规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5)引入竞争和长效机制,以用促建按需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6)创新资源供给方式,引入市场力量推动建设与使用同步的资源供给;(7)倡导陪伴式培训,在实战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要解决“适应性”问题 [J].
李华 ;
王继平 .
人民教育, 2020, (23) :51-54
[2]   从培训到赋能:后疫情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蓝图构建 [J].
闫寒冰 ;
单俊豪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6) :13-19
[3]   信息化变革中校长角色的个案研究 [J].
闫寒冰 ;
郑东芳 ;
肖玉敏 ;
苗冬玲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5) :112-118
[4]  
千校结对大课表 助力“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工作[J]. 屠元成.浙江教育技术. 2019(05)
[5]  
千校结对大课表 助力“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工作[J]. 屠元成.浙江教育技术. 2019 (05)
[6]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反思与重构 [J].
雷励华 ;
张子石 ;
金义富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10) :47-53
[7]   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 [J].
王志军 ;
陈丽 .
中国远程教育, 2019, (08) :1-9+26+92
[8]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 [J].
何易立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7 (06) :67-72
[9]   信息化助力县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J].
王继新 ;
张伟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2) :1-7
[10]   双师教学:“互联网+教育”下的乡村教师培训新模式 [J].
梁宇 .
中国成人教育, 2017, (21)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