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中生代花岗岩体、钼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及其动力来源

被引:12
作者
李金宝 [1 ,2 ]
王晓霞 [3 ]
童英 [4 ]
柯昌辉 [3 ]
杨阳 [5 ]
机构
[1]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花岗斑岩; 钼矿床; 地壳动力来源; 成岩作用; 矿化作用; 时空分布; 东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以地壳运动的4种力源为理论指导,通过对东秦岭花岗岩体、钼矿床空间分布与其形成年龄的系统研究,总结发现成岩、成矿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三宝断裂南侧的花岗岩体年龄从西向东逐渐变老;栾川断裂两侧分布的花岗岩体年龄从西向东逐渐变新;根据钼矿床与花岗岩体的空间关系,东秦岭钼矿可以划分为老牛山、蟒岭、石宝沟、花山和合峪等5个矿集区,从北东向南西,其成岩、成矿年龄逐渐变新。矿体与花岗斑岩的时间关系是:花岗斑岩侵入早,成矿热液向上运移晚,相差2.8~17Ma。花岗岩成岩、成矿时空分布规律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为:地球的内外差自转使岩石圈向西漂移,形成栾川断裂两侧花岗岩年龄西边老、东边新的现象;大陆向北漂移的动力使各个矿集区成岩、成矿年龄呈北东老、南西新的分布;较差自转的扭动力使控矿断裂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地壳垂直运动的力源使东秦岭成岩、成矿发生在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交会的节点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金堆城与沙坪沟小岩体型斑岩钼矿床对比研究 [J].
徐刚 ;
汤中立 ;
焦建刚 ;
韩晓宝 ;
仲佳鑫 ;
魏翔 ;
邱根雷 .
西北地质, 2012, 45 (04) :357-369
[2]   华北地块南缘老牛山杂岩体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锆石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新证据 [J].
齐秋菊 ;
王晓霞 ;
柯昌辉 ;
李金宝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279-301
[3]   北秦岭马河钼矿区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柯昌辉 ;
王晓霞 ;
李金宝 ;
齐秋菊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267-278
[4]   豫西夜长坪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J].
毛冰 ;
叶会寿 ;
李超 ;
肖中军 ;
杨国强 .
矿床地质, 2011, 30 (06) :1069-1074
[5]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成因演变及构造意义 [J].
王晓霞 ;
王涛 ;
齐秋菊 ;
李舢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573-1593
[6]   河南汝阳地区竹园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地质意义 [J].
黄凡 ;
罗照华 ;
卢欣祥 ;
陈必河 ;
杨宗峰 .
地质通报, 2010, 29 (11) :1704-1711
[7]   华北地台南缘张士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向君峰 ;
赵海杰 ;
李永峰 ;
程彦博 ;
高亚龙 ;
侯可军 ;
董春艳 ;
李向前 .
岩石学报, 2010, 26 (03) :871-887
[8]   陕西洛南县石家湾钼矿相关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及岩石成因: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制约 [J].
赵海杰 ;
毛景文 ;
叶会寿 ;
侯可军 ;
梁慧山 .
矿床地质, 2010, 29 (01) :143-157
[9]   东秦岭钼矿的主要类型、成矿特征和成矿时代 [J].
白凤军 ;
肖荣阁 .
矿产与地质, 2009, 23 (06) :500-506+513
[10]   河南东沟钼矿花岗斑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J].
戴宝章 ;
蒋少涌 ;
王孝磊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88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