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间融合视域下学习环境及学习情境探究

被引:26
作者
田阳 [1 ]
万青青 [1 ]
陈鹏 [2 ]
黄荣怀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学习环境设计; 多空间融合; 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框架; 学习支持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教育应用逐渐走向纵深,使得学习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亟需探究符合时代背景、面向新型学习环境的教与学交互理论,探究如何设计学习环境来应对新兴技术支持的学习情境。通过分析学习情境的基本特征,探究多空间融合后学习情境革新带来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的变化。基于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等对教与学影响的思考,最终提出学习情境的描述框架。学习情境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现象,基于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储存技术等的应用,学习情境客观存在于虚拟环境中,成为一种具有目标性的长期存在的学习活动,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学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并可以实时进行学习分析、导航、评估、反馈、调节等,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连接器和促进有效学习的助推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教育场域的网络学习环境探究 [J].
田阳 ;
纪河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4) :36-43
[2]   学习环境设计:框架与课题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15, 36 (01) :113-121
[3]   国外学习空间研究述评 [J].
杨俊锋 ;
黄荣怀 ;
刘斌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6) :15-20
[4]   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教学变革 [J].
王美 ;
任友群 .
上海教育, 2013, (16) :60-63
[5]   动机视角下的CSCL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J].
况姗芸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3) :80-87
[6]   论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新领域——问题设计 [J].
张晓英 ;
张润芝 ;
杨开城 .
中国电化教育, 2008, (11) :11-15
[7]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初探 [J].
肖映铭 .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10) :93-95
[8]   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 [J].
赵蒙成 .
课程教材.教法 . , 2005, (11) :23-27
[9]   论学习环境设计 [J].
钟志贤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07) :35-41
[10]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 [J].
王文静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 (01) :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