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72
作者
张清
机构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湿地构建; 污水处理; 研究展望;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1.04.009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制和优势,阐述了人工湿地的构建和污水处理研究进展,表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率与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程度、人工湿地的类型、湿地植物种类、基质类型、水力停留时间和水力负荷等密切相关。在中国,典型人工湿地有3种类型,分别为垂直流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处理来自化粪池、养殖场、造纸厂、油田、煤矿、富营养湖泊以及城市生活等的污水。构建人工湿地常用的植物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美人蕉(Canna indica)、眼子菜(Potam ogetonsp.)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常见的基质成分为砾石、沸石、沙子、土壤或炉煤渣等。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认为建立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人工湿地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广人工湿地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3 条
[21]  
Compact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first two years’performance .2 Weedon C M.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3
[22]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solids in gravel-bed constructed wetlands .2 Chris C. Tanner,James P. Sukia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5
[23]   潜流人工湿地去除大庆地区湖泊水体中石油类化合物的研究 [J].
张海 ;
张旭 ;
钟毅 ;
李广贺 ;
张荣社 .
环境科学, 2007, (07) :1449-1454
[24]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J].
崔理华 ;
朱夕珍 ;
骆世明 ;
朱映川 ;
马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894-898
[25]   YSH-人工湿地系统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分析 [J].
李海华 ;
刘玉忠 ;
申灿杰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157-159
[26]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 [J].
李杰 ;
钟成华 ;
邓春光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6) :1778-1780
[27]   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积累Zn能力的差异及规律研究 [J].
王德科 ;
李昙云 ;
李国平 ;
蔡果良 ;
徐加宽 ;
刘建国 .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7, (01) :39-42
[28]   测定潜流人工湿地根系生物量的新方法 [J].
陈章和 ;
陈芳 ;
刘諝诚 ;
程秀云 ;
王玉彬 ;
周先叶 .
生态学报, 2007, (02) :668-673
[29]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小清河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J].
孙大朋 ;
张祖陆 ;
卢鹏飞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7, (01) :42-44
[30]   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J].
周奔 .
科技资讯, 2007, (05) :121+12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