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模糊与治理绩效:基于对政府间分权化改革的观察

被引:57
作者
庞明礼
薛金刚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策模糊; 治理绩效; 分权化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政策模糊是指决策者有意用含糊的、不太确定的形式表达政策目标,以增加应变能力。这种政策现象被学术界广泛诟病但又大量存在于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之中。本文以分权化改革为观察对象,梳理政策模糊与治理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分权化改革的政策模糊是单一制国家的公共权力自上而下配置与公共服务自下而上需求之间平衡后的无奈选择,目的在于保证中央意志的执行与地方治理主动性的统一。良好的政策效果使得双方受益,政策效果差时也会自动实现社会风险向地方转移,不会影响政治稳定这一国家治理终极目标的实现。但是,从长期来看,须实现治理有效性向治理正当性转变,这就要求政策模糊程度必须根据权力配置与政治稳定的关系进行灵活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省直管县改革政策中的府际关系——基于22个省的改革文本分析 [J].
韩艺 ;
陈婧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1) :9-16
[2]   “强县扩权”体制改革的文本分析 [J].
庞明礼 ;
徐干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18-30
[3]   模糊政策的政策执行研究——以中国社会化养老政策为例 [J].
胡业飞 ;
崔杨杨 .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 (02) :93-105+157
[4]   政策执行的路径—激励分析框架:以住房保障政策为例 [J].
杨宏山 .
政治学研究, 2014, (01) :78-92
[6]   中国官员激励机制的发展与改革 [J].
魏姝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4) :103-109
[7]   社会风险与地方分权——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地方分级管理的原因 [J].
曹正汉 ;
周杰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1) :182-205+245
[8]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行为分析:以“拉闸限电”为例 [J].
竺乾威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2) :40-46
[9]   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与地方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J].
贾俊雪 .
中国软科学, 2011, (12) :35-45
[10]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1, (10) :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