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撂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王兵 [1 ,2 ]
刘国彬 [1 ,2 ]
薛萐 [1 ,3 ]
李占斌 [1 ,3 ]
李鹏 [1 ,3 ]
刘娴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4] 沈阳药科大学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1至50年撂荒地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前期变化波动较大,后期(20-30a)年变化趋于稳定;尿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其他因子相关性相对较强,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尿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随恢复年限而增加,多酚氧化酶则减少;土壤酶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黄土丘陵区沟谷地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研究 [J].
张健 ;
刘国彬 ;
许明祥 ;
王兵 ;
王翼龙 ;
齐智军 .
草地学报, 2008, (05) :485-490
[2]   放牧对张家界索溪峪景区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作用强度的影响 [J].
杨海君 ;
肖启明 ;
谭周进 ;
杨友才 ;
肖罗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913-917
[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J].
谈嫣蓉 ;
蒲小鹏 ;
张德罡 ;
徐长林 ;
徐广平 ;
陈建纲 ;
白小明 .
草原与草坪, 2006, (03) :20-22
[4]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撂荒演替序列 [J].
杜峰 ;
山仑 ;
陈小燕 ;
梁宗锁 .
草地学报, 2005, (04) :328-333
[5]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J].
焦峰 ;
温仲明 ;
焦菊英 ;
李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6) :18-24
[6]   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脲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安韶山 ;
黄懿梅 ;
郑粉莉 .
草地学报, 2005, (03) :233-237
[7]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 [J].
杜峰 ;
山仑 ;
梁宗锁 .
草地学报, 2005, (02) :140-143+158
[8]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J].
巩杰 ;
陈利顶 ;
傅伯杰 ;
虎陈霞 ;
卫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93-96
[9]   土壤酶学的研究进展 [J].
张咏梅 ;
周国逸 ;
吴宁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01) :83-90
[10]   土壤酶研究动态与展望 [J].
杨万勤 ;
王开运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2, (05) :56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