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区环境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对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41
作者
魏建荣 [1 ]
牛艳玲 [2 ]
机构
[1]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安市未央区果林管理站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花绒寄甲; 蛀干害虫; 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
D O I
10.16380/j.kcxb.2011.12.008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是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危害杨树、柳树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较难防治。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是光肩星天牛等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我国近几年来已开始广泛利用花绒寄甲对光肩星天牛进行生物防治,但由于天敌与寄主的生活史均较长,导致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并不理想。为了准确评价花绒寄甲对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效果,在西安市未央区选择光肩星天牛危害严重的地区,分别设立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区和2个不同距离的对照区作为样地,对样地内受害垂柳Salixbabylonica L.分别用油漆编号进行标记,在天敌释放前后开展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天敌于2009年5月30日释放。结果表明:在天敌释放后的第3年,天敌释放区和紧邻的对照1区的光肩星天牛的危害明显降低,株平均排粪孔数分别从释放前的4.63孔/株和5.06孔/株降到了0.93孔/株和0.87孔/株。光肩星天牛在对照2区的危害仍然严重,第3年的株平均排粪孔数为7.41孔/株,与释放前的7.68孔/株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花绒寄甲对光肩星天牛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前景。最后以本研究为例,对野外林木蛀干天牛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对于生活史较长的林木害虫与天敌昆虫,实施长期、定点的系统调查,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评价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99 / 14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光肩星天牛幼虫排粪规律调查 [J].
牛艳玲 ;
魏建荣 ;
杨忠岐 ;
丁保福 .
林业科学研究, 2010, 23 (01) :114-119
[2]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杨树云斑天牛的研究 [J].
李建庆 ;
杨忠岐 ;
张雅林 ;
梅增霞 ;
张玉荣 ;
王小艺 .
林业科学, 2009, 45 (09) :94-100
[3]   利用花绒寄甲控制栗山天牛林间试验效果 [J].
魏建荣 ;
杨忠岐 ;
王平彦 ;
孙绪艮 ;
孙垒光 .
中国生物防治, 2009, (03) :285-287
[4]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J].
李孟楼 ;
李有忠 ;
雷琼 ;
杨忠岐 .
林业科学, 2009, 45 (04) :78-82
[5]   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捕食的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 [J].
矫振彪 ;
万涛 ;
温俊宝 ;
胡加付 ;
骆有庆 ;
张林生 ;
付林巨 .
动物学报, 2008, 54 (06) :1106-1111
[6]   花绒寄甲成虫的行为观察 [J].
魏建荣 ;
杨忠岐 ;
唐桦 ;
马建海 ;
杜家纬 .
林业科学, 2008, (07) :50-55
[7]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研究 [J].
姚万军 ;
杨忠岐 .
环境昆虫学报, 2008, (02) :127-134
[8]   关于我国林业中广泛应用的“管氏肿腿蜂”学名的订正 [J].
许再福 ;
何俊华 .
环境昆虫学报, 2008, (02) :192-194
[9]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J].
魏建荣 ;
杨忠岐 ;
马建海 ;
唐桦 .
中国森林病虫, 2007, (03) :23-25
[10]   树木-蛀干昆虫-天敌昆虫间的三级营养关系 [J].
魏建荣 ;
杨忠岐 ;
戴建青 ;
杜家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112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