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空间——Site-Specific Art与在地艺术

被引:41
作者
易雨潇
机构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全球化趋势; 文化间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5 [工艺美术];
学科分类号
1403 ;
摘要
<正>Site-Specific Art强调地点与作品之间不可替代的意义。虽然"在地性"在文化身份、艺术乡村建设、双年展、公共艺术中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在地性"的学术梳理却很少,在地性和在地艺术的概念和翻译目前都存在诸多歧义,不便于学术研究和交流。本文考据"在地性""在地艺术"的词源及含义,认为Site-Specific Art翻译为"在地艺术"最为恰当。"在地艺术"为艺术理论提供了新的视野—从全球化空间转向的角度讨论艺术创作与地方知识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J].
安德里亚·巴尔蒂尼 .
文艺理论研究, 2016, 36 (02) :78-83
[3]   建筑是一种陪伴——黄声远的在地与自在 [J].
周榕 .
世界建筑, 2014, (03) :74-81+125
[4]   Glocalization与一名多译 [J].
陈历明 .
外国语文, 2012, 28 (06) :108-111
[5]   评点霍米·巴巴——兼与四海为家者说“在地性” [J].
许江 .
书城, 2011, (04) :5-10
[6]   走向新的在地性 [J].
侯瀚如 ;
周雪松 .
东方艺术, 2010, (23) :62-65
[7]  
空间与地方[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段义孚, 2017
[8]  
重思策展[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格雷厄姆, 2016
[9]  
当代公共艺术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赵志红, 2015
[10]  
1985年以来国际当代艺术理论[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英) 科库尔,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