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性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25
作者
朱启臻
陈倩玉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业; 农业外部性; 农业公共产品性;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8.01.001
中图分类号
S-0 [一般性理论];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农业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三个特点,决定了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指出农业具有产品贡献、就业贡献、社会安全保障和休闲等功能。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农业已经受到限制。社会学从产业结构和农业功能的角度理解农业,认为其更多地体现为公共产品性。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具有其它产业所不具备的四个特性:农业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产品消费的必须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国家对农业负有支持和保护的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业的公共产品性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J].
朱启臻 ;
鲁可荣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01) :90-94
[2]   农业外部性识别、评价及其内部化 [J].
吕耀 ;
章予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1) :123-132
[3]   当代农业多功能性的探索——兼析海南多元特色农业 [J].
江泽林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5) :45-48
[4]   我国与美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 [J].
温继文 ;
李道亮 ;
朱翔 ;
张杰 ;
张诺 .
南方农村, 2006, (01) :49-53
[5]   日本多功能性农业对我国都市农业的启示 [J].
王威 ;
杨丹妮 ;
方志权 .
社会科学, 2005, (03) :37-40
[6]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 [J].
陶陶 ;
罗其友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1) :46-50
[8]   对我国农业补贴的理论思考 [J].
冯海发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6) :41-46
[9]  
农民的终结[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法)H.孟德拉斯(HenriMendras)著, 1991
[10]  
农业部统计数据 .2 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