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分配及其碳密度的估算
被引:1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巧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阳小成
[
1
]
尹春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尹春英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庆
[
2
]
机构
:
[1]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来源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4年
/ 04期
关键词
:
高寒灌丛;
生物量;
碳密度;
青藏高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
071012 ;
0713 ;
摘要
:
灌丛面积增加引起的碳储量增加被认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一个最不确定的因素。为了揭示高寒矮灌丛生物量在不同器官、不同层片的分配规律和估算高寒矮灌丛生物量碳密度,该文对青藏高原东缘海拔3 500–4 650 m的14个灌丛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5.38±3.30)Mg?hm–2;不同灌丛类型灌木层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亚高山落叶阔叶灌丛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7.28±4.96)Mg?hm–2,亚高山革叶灌丛灌木层平均生物量为(4.32±1.36)Mg?hm–2;个体形态和群落结构指标与亚高山灌丛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是建立在多个群落结构因子基础上的,单个群落结构因子不足以解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不同灌丛类型的生物量分配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寒生境条件下亚高山灌丛将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植物的根部。2)灌丛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6.41±3.86)Mg?hm–2,灌木层生物量占群落总生物量的(83.18±8.14)%;灌木层生物量与草本层生物量、凋落物层生物量、灌丛群落总生物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灌木层各器官生物量与群落总生物量之间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故可以建立生物量模型。3)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从14个调查群落获得的该区域灌丛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3.20±1.93)M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6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研究
[J].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刘国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克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伯杰
;
关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关文彬
;
康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康永祥
;
周建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周建云
;
刘世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57
-1764
[22]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克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
-80
[23]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J].
周华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周华坤
;
周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周立
;
赵新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赵新全
;
沈振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沈振西
;
李英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李英年
;
周兴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周兴民
;
严作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严作良
;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刘伟
.
草业学报,
2002,
(02)
:59
-65
[24]
甘孜州气候资源与生态农业的初步分析
[J].
胡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孜州气象局
胡继华
;
曾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孜州气象局
曾皓
.
四川气象,
2002,
(01)
:27
-29
[25]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植物生态学报. 2002(02)
[26]
灌木植物量测定技术的研究
[J].
刘存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刘存琦
.
草业学报,
1994,
(04)
:61
-65
[27]
横断山区植被分区
[J].
余有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余有德
;
刘伦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刘伦辉
;
张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张建华
.
山地研究,
1989,
(01)
:47
-55
[28]
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新时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2)
:140
-149
←
1
2
3
→
共 28 条
[21]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研究
[J].
刘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刘国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克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伯杰
;
关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关文彬
;
康永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康永祥
;
周建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周建云
;
刘世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陕西杨陵 ,陕西杨陵 ,北京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57
-1764
[22]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克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
-80
[23]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J].
周华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周华坤
;
周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周立
;
赵新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赵新全
;
沈振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沈振西
;
李英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李英年
;
周兴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周兴民
;
严作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严作良
;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刘伟
.
草业学报,
2002,
(02)
:59
-65
[24]
甘孜州气候资源与生态农业的初步分析
[J].
胡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孜州气象局
胡继华
;
曾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孜州气象局
曾皓
.
四川气象,
2002,
(01)
:27
-29
[25]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植物生态学报. 2002(02)
[26]
灌木植物量测定技术的研究
[J].
刘存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刘存琦
.
草业学报,
1994,
(04)
:61
-65
[27]
横断山区植被分区
[J].
余有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余有德
;
刘伦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刘伦辉
;
张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张建华
.
山地研究,
1989,
(01)
:47
-55
[28]
西藏植被的高原地带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新时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8,
(02)
:140
-149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