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种质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贡献的分子证据

被引:19
作者
关荣霞
郭娟娟
常汝镇
邱丽娟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大豆; 育成品种; 引进种质; 遗传贡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SSR标记对32份中国大豆品种与40份国外引进大豆育成品种祖先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明确引进国外大豆种质对中国大豆育种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在22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变异,中国大豆和引进国外大豆平均等位变异数分别为6.0和6.9个,遗传多样性指数都为0.71,国外品种中检测到48个特有等位变异,而中国大豆中仅检测到22个,且共有等位变异在中外大豆中的分布频率差异较大。聚类分析也发现中国育成品种与国外引进大豆存在较大差异。遗传组成分析发现,Amsoy和十胜长叶2个国外种质的引入使5个中国大豆育成品种增加了23个国外种质特有等位变异;其在育成品种中的保留比例为29.13%,但不同遗传背景中保留的等位变异不同,说明国外种质在中国大豆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仍有很多特有等位变异没有被利用,可以继续作为亲本在中国大豆改良中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93 / 13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外种质拓宽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SSR标记分析 [J].
秦君 ;
陈维元 ;
关荣霞 ;
姜成喜 ;
李英惠 ;
付亚书 ;
刘章雄 ;
张孟臣 ;
常汝镇 ;
邱丽娟 .
科学通报, 2006, (06) :686-692
[2]   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基因挖掘利用现状与展望 [J].
邱丽娟 ;
常汝镇 ;
袁翠平 ;
关荣霞 ;
刘章雄 ;
李英惠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1) :1-6
[3]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中不同地理来源种质的遗传贡献 [J].
盖钧镒 ;
赵团结 ;
崔章林 ;
邱家驯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5) :35-43
[4]   利用RAPD标记鉴定大豆种质 [J].
邱丽娟 ;
RandallL.Nelson ;
LilaO.Vodkin .
作物学报, 1997, (04) :408-417
[5]   Soybean germplasm pools in Asia revealed by nuclear SSRs [J].
Abe, J ;
Xu, DH ;
Suzuki, Y ;
Kanazawa, A ;
Shimamoto, Y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3, 106 (03) :445-453
[6]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Japanese soybean population [J].
Hirata, T ;
Abe, J ;
Shimamoto, Y .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999, 46 (05) :44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