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豆种质资源的基因挖掘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57
作者
邱丽娟
常汝镇
袁翠平
关荣霞
刘章雄
李英惠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 国外引种; 基因资源; 分子标记; 利用;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中国已从美国和日本等22个国家引进大豆近等基因系、特殊遗传材料、大豆育成品种等2156份,经过评价已编入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本文对国外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特点及在中国研究与利用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提出利用引进国外种质拓宽中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表型和分子证据,回顾了国外种质在建立大豆抗胞囊线虫、抗疫霉根腐病、脂氧酶缺失、胰蛋白酶抑制剂缺失和抗草甘膦EPSP酶等特性的鉴定体系、标记和定位重要性状(耐盐性、抗大豆花叶病、无脂氧酶、无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背景选择研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国大豆育种的实践证明,国外种质的利用促进了中国大豆新品种产量的增长、品质的改进和抗性的提高。因此,今后重视国外种质资源的有目的性的引进,加强对国外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为国外种质资源在中国大豆遗传育种学、表型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酶学等领域的有效利用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J].
密士军 ;
邱丽娟 ;
常汝镇 ;
郝再彬 ;
关荣霞 .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03) :244-253
[2]   大豆脂肪氧化酶-1缺失基因(lx1)的RAPD标记 [J].
孙君明 ;
伍树明 ;
陶文静 ;
丁安林 ;
韩粉霞 ;
贾士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2) :170-174
[3]   巴西大豆的科研与生产服务体系 [J].
刘丽君 .
大豆科学, 2003, (03) :236-239+233
[4]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
吕山花 ;
常汝镇 ;
陶波 ;
李向华 ;
栾凤侠 ;
郭珊花 ;
邱丽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8) :883-887
[5]   中国大豆疫霉菌分布及毒力多样性研究 [J].
朱振东 ;
王化波 ;
王晓鸣 ;
常汝镇 ;
武小菲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7) :793-799
[6]   大豆SSR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的效果分析 [J].
段红梅 ;
王文秀 ;
常汝镇 ;
张孟臣 ;
邱丽娟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1) :36-42
[7]   日本大豆的供求和育种概况 [J].
常汝镇 .
大豆通报, 2001, (02) :27-28
[8]   中美半矮秆大豆杂交早期世代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J].
张淑珍 ;
杨庆凯 .
大豆科学, 2000, (04) :320-325
[9]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前景 [J].
邱丽娟 ;
常汝镇 ;
孙建英 ;
李向华 ;
许占友 ;
刘立宏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5) :58-61
[10]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大豆种质的抗性评价 [J].
朱振东 ;
王晓鸣 ;
常汝镇 ;
马淑梅 ;
武小菲 ;
田玉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