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储层定量化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分析

被引:65
作者
楚美娟 [1 ,2 ]
郭正权 [1 ,2 ]
齐亚林 [1 ,2 ]
程党性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8储层; 成岩作用; 定量化分析; 成岩相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大量的薄片观察和实验分析,认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机械压实、碳酸盐胶结、绿泥石膜胶结和溶蚀4种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开展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的计算,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进行了分区对比,定量评价了各成岩作用对各沉积区孔隙度的影响。东北沉积区受强压实作用和强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损失最大;西部沉积区受弱压实和中等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损失最小;西南沉积区受中等压实和中等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度损失较小;西北沉积区受强压实作用和强溶蚀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度损失较大。并划分了四大成岩相类型: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长石溶蚀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和弱压实成岩相。西部沉积体系主要为弱压实成岩相,压实程度较低,颗粒多呈点接触,物性最好;西南沉积体系主要为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发育区,物性很好;西北沉积体系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岩相发育区,绿泥石膜相对不发育,物性较好;东北沉积体系主要为碳酸盐胶结成岩相,溶蚀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膜不发育,物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定量储层地质学.[M].罗明高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2]  
陆相油藏描述.[M].张一伟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藏分布研究 [J].
马春林 ;
王瑞杰 ;
罗必林 ;
段文标 ;
冯春燕 ;
王绍平 ;
锁玉霞 ;
强阵阵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3) :514-519
[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 [J].
楚美娟 ;
郭正权 ;
白嫦娥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 34 (02) :13-18+164
[5]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世湖盆中部长6段储层成岩特征 [J].
张瑞 ;
王琪 ;
姚泾利 ;
李树同 ;
李小燕 ;
郝乐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6) :890-896
[6]   基于成岩作用定量表征的成岩储集相分类及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王窑杏河侯市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特低渗储层为例 [J].
程启贵 ;
张磊 ;
郑海妮 ;
龚福华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5) :60-65+401
[7]   西峰油田长8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对孔隙影响 [J].
于波 ;
崔智林 ;
刘学刚 ;
钱俪丹 ;
白嫦娥 ;
朱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3) :405-410+416
[8]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王金鹏 ;
彭仕宓 ;
赵艳杰 ;
史基安 ;
王琪 ;
李爱荣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170-174
[9]   陕甘宁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6—长8储层沉积特征及物性分析 [J].
王志坤 ;
王多云 ;
郑希民 ;
李凤杰 ;
李树同 ;
王峰 ;
刘自亮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80-385
[10]   成岩作用的定量表征与成岩储集相研究——以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区九佛堂组(J3jf)下段为例 [J].
刘伟 ;
窦齐丰 ;
黄述旺 ;
彭仕宓 ;
王韶华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5)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