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60
作者
赵庆勇
朱镇
张亚东
陈涛
姚姝
周丽慧
于新
赵凌
王才林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
关键词
粳稻; 生态类型; 地点; 播期; 稻米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选择5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不同地点和不同播期对稻米加工、外观、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品质性状在地点、播期及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数性状品种间变异最大,地点次之,播期影响最小。不同品质性状在不同纬度的变化趋势不同,稻米加工品质随纬度的升高呈改善趋势,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在不同纬度间的变化较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和食味值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垩白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则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食味品质随纬度的升高有提高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的趋势,粒长和长宽比增加,粒宽减小,胶稠度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变幅不大,过早或过迟播种食味值均有降低趋势。不同性状对地点和播期的反应不同,糙米率、粒宽、粒长、长宽比和精米率受影响较小,而垩白率和垩白度受影响较大,整精米率、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居两者之间。不同品种不同品质性状在地点和播期间的稳定性不同,南粳46的品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但受地点和播期的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农业试验统计.[M].莫惠栋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 [2] 播期对麦茬直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姚义
    霍中洋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肖跃成
    王显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5) : 3098 - 3107
  • [3] 不同生育期类型粳稻品种垩白性状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马群
    顾海永
    张庆
    李雪侨
    殷春渊
    魏海燕
    戴其根
    张洪程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6) : 1341 - 1350
  • [4] 氮肥水平对不同生育类型粳稻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高辉
    马群
    李国业
    杨雄
    李雪侨
    殷春渊
    李敏
    张庆
    张洪程
    戴其根
    魏海燕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21) : 4543 - 4552
  • [5] 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马群
    张洪程
    戴其根
    魏海燕
    霍中洋
    许轲
    殷春渊
    杭杰
    张胜飞
    张庆
    [J]. 作物学报, 2009, 35 (07) : 1282 - 1289
  • [6] 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王才林
    朱镇
    张亚东
    赵凌
    [J].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2) : 199 - 203
  • [7] 播期和移栽密度对徐稻3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翟超群
    张洪程
    谢正荣
    宋秧泉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2) : 144 - 149
  • [8] 两优培九稻米垩白在江苏省不同纬度点的播期效应
    沈新平
    沈晓燕
    顾丽
    龚丽萍
    张洪程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6) : 677 - 680
  • [9] 不同基因型水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生态型差异
    吉志军
    尤娟
    王龙俊
    王绍华
    杜永林
    张国发
    王强盛
    丁艳锋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 16 - 20
  • [10] 分期播种对早籼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陈木莲
    吴元奇
    许良珠
    吴景强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 306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