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培九稻米垩白在江苏省不同纬度点的播期效应

被引:16
作者
沈新平
沈晓燕
顾丽
龚丽萍
张洪程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稻米; 垩白; 纬度; 播期; 温度;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7.06.020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在江苏4个稻作区(纬度范围为31.3°~34.7°N)设置5个播期处理,以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其垩白变化特征。受播期和纬度的双重影响,两优培九稻米垩白率、垩白度的最大极差分别为54.0和13.0个百分点。垩白具明显的纬向性递变特征,种植的适宜区域在扬州至东海间,并以偏北地区(建湖、东海)较优,而在江苏的南北两端(昆山、沛县)要显著差于中间地带。在各稻作区稻米的垩白率(度)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并且在江苏北部地区更易受播期调节。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与稻米垩白率、垩白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因此,在高产条件下适当迟播栽培,是降低两优培九稻米垩白的优质生产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