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与稻株源-库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蔺万煌
萧浪涛
黄见良
洪亚辉
李合松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早籼稻; 稻米; 垩白; 源库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白品种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和源 /库比均显著高于高垩白品种。稻株库的容量大、库的活力低而源叶同化物又供应不足 ,势必形成垩白。因此 ,保证源的供给充足、适当的库容 (库的大小 ) ,较大的源 库比和强大的库活力对减少稻米垩白极为重要。研究还发现 ,垩白度高的水稻品种 ,其剑叶中同化物的输出百分率相应较低 ,推测其源叶中同化物的输出或韧皮部装载存在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462 / 465+457 +4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稻米垩白的形成及其调控 [J].
蔺万煌 ;
萧浪涛 ;
彭克勤 ;
洪亚辉 ;
邹冬生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234-239
[2]   早籼胚乳淀粉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J].
汤圣祥 ;
江云珠 ;
余汉勇 ;
张云康 ;
李双盛 .
作物学报, 1999, (02) :269-272
[3]   稻米胚乳透明度生态变化的研究 [J].
唐启源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6-12
[4]   亚种间杂交稻及其亲本胚乳淀粉粒性状的初步观察 [J].
袁莉民,朱庆森,王志琴,张祖建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4, (02) :45-50
[5]   稻米垩白的研究综述 [J].
谭震波 ;
况浩池 .
种子, 1993, (02) :38-39+44
[6]   稻米垩白的发生机理及其改良 [J].
伏军 .
湖南农业科学, 1987, (02) :15-18
[7]   粳稻腹白米的研究 [J].
郭二男 ;
潘增 ;
王才林 ;
卢少华 .
作物学报, 1983, (01) :31-38
[8]  
生物学中的放射性核技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任时仁编著, 1997
[9]  
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瑞炽等 编, 1995
[10]  
土壤农化分析[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