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

被引:108
作者
赵志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传播; 植物考古; 欧亚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小麦起源于西亚,后传入中国,并逐步地取代了粟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已见报道的有关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多达数十例,这些新发现的考古证据显示,至迟在距今4000年以前小麦已经传入到中国境内,而且很有可能早至距今4500年。考古证据还揭示,小麦传入中国至少有两个途径,即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中国北方文化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J].
邓振华 ;
高玉 .
南方文物, 2012, (01) :156-163
[2]   中华文明形成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特点 [J].
赵志军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1, (01) :19-31
[3]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J].
刘昶 ;
方燕明 .
南方文物, 2010, (04) :55-64+47
[4]   河南博爱县西金城遗址2006~2007年浮选结果分析 [J].
陈雪香 ;
王良智 ;
王青 .
华夏考古, 2010, (03) :67-76
[5]   登封王城岗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 [J].
赵志军 ;
方燕明 .
华夏考古, 2007, (02) :78-89+167
[6]   考古生物指标记录的中国西北地区5000aBP水稻遗存 [J].
李小强 ;
周新郢 ;
张宏宾 ;
周杰 ;
尚雪 ;
John Dodson .
科学通报, 2007, (06) :673-678
[7]   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年代考 [J].
李水城 ;
莫多闻 .
考古与文物, 2004, (06) :51-60
[8]   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龙山文化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 [J].
凯利·克劳福德 ;
赵志军 ;
栾丰实 ;
于海广 ;
方辉 ;
蔡凤书 ;
文德安 ;
李炅娥 ;
加里·费曼 ;
琳达·尼古拉斯 .
考古, 2004, (09) :73-80+2
[9]   五谷、六谷与九谷——谈谈甲骨文中的谷类作物 [J].
宋镇豪 .
中国历史文物, 2002, (04) :61-67
[10]   西藏昌果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农作物遗存的发现、鉴定与研究 [J].
傅大雄 .
考古, 2001, (03)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