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堑式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以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为例

被引:13
作者
董清水 [1 ]
史宝彦 [2 ]
苗洪波 [3 ]
朱建峰 [1 ]
郭莹莹 [1 ]
张毅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地堑式断陷盆地; 湖底扇; 油气成藏规律; 岔路河断陷; 伊通地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其内的岔路河断陷为一典型的地堑式断陷盆地。综合剖析表明,该断陷内的砂体主要为重力流性质的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内扇中的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砂砾岩对油气具有封堵性,湖底扇的中扇砂体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内扇发育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的湖底扇中扇砂体易于构成岩性圈闭。纵向上,此类断陷盆地具有广泛的含油性,易于形成多个含油层位;平面上,其有利勘探区带位于距控盆断裂一定距离的盆地两侧边缘区,特别是盆地盖层断裂有一定程度发育的边缘带,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勘探的目标主要为湖底扇中扇的舌状岩性油气藏和滚动背斜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15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松辽盆地主要断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分布特征 [J].
吴聿元 ;
周荔青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31-237
[2]   佳木斯-伊通断裂带大型逆冲构造带的发现及形成时代 [J].
孙晓猛 ;
龙胜祥 ;
张梅生 ;
刘晓燕 ;
郝福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37-643
[3]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温志新 ;
王红漫 ;
陈春强 ;
胡咏 ;
李辉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2) :117-122
[4]   吉林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何玉平 ;
刘招君 ;
董清水 ;
郭璇 ;
张艳 ;
窦磊 .
古地理学报, 2006, (01) :75-82
[5]   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窦磊 ;
董清水 ;
何玉平 ;
金仙梅 .
世界地质, 2003, (03) :258-261+278
[6]   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为例 [J].
董清水 ;
赵占银 ;
刘招君 ;
郭巍 ;
黄湘通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1) :43-47
[7]   吉林省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水下扇沉积特征 [J].
朱建伟 ;
刘招君 ;
魏志平 ;
赵占银 ;
董清水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67-73
[8]   水下扇岩相特征及形成机制 [J].
孙连浦 ;
刘招君 ;
李本才 ;
董清水 ;
朱建伟 ;
吴邦昊 .
世界地质, 2001, (03) :24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