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相烃源岩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被引:16
作者
腾格尔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海相; 优质烃源岩; 形成机制; 多元生烃; 生物演化; 地球化学; 动态分析; 勘探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海相烃源岩研究成果丰富,在形成环境、生排烃机制、评价技术和勘探指导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上述成果不仅发展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方法,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为利于今后深入研究和有效评价海相烃源岩,从中国海相烃源岩的形成环境、生排烃机制、综合识别和动态评价技术、勘探理论等方面着重讨论了近10 a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多元生烃和分散可溶有机质等相关概念的提出、地球化学综合判识和地球生物学评价体系等新方法及其地质应用、海相有机质富集的动力学模式和不同类型烃源的多元生烃动态演化模式的建立等,并探讨了传统生烃理论面临的挑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对成烃成藏理论的更高要求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或技术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108 +108-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M]. 科学出版社 , 戎嘉余, 2006
[12]  
生物地质学[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殷鸿福等著, 2004
[13]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4
[14]  
Lower Silurian `hot shales’ in North Africa and Arabia: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al model[J] . Earth Science Reviews . 2000 (1)
[15]  
AAPG Memoir 60. Magoon LB, Dow WG. . 1994
[16]   地球生物学方法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过程的正演和评价 [J].
谢树成 ;
殷鸿福 ;
解习农 ;
秦建中 ;
史晓颖 ;
胡超涌 ;
颜佳新 ;
黄俊华 ;
周炼 ;
杨香华 ;
王永标 ;
徐思煌 ;
腾格尔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727-740
[17]  
Research on preservation and enrichment mechanisms of organic matter in muddy sediment and mudstone[J]. CAI JinGong1,2, BAO YuJin2, YANG ShouYe1, WANG XingXin2, FAN DaiDu1, XU JinLi2 & WANG AiPi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2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s, Shengli Oil Company, Dongying 257015,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5)
[18]   叠合盆地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分散可溶有机质 [J].
刘文汇 ;
张建勇 ;
范明 ;
高波 ;
张殿伟 ;
郑伦举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7, (01) :1-6
[19]  
Comprehensive ge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highly evolved marine carbonate rocks as hydrocarbon-source rocks as exemplified by the Ordos Basin[J]. Tenger.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6(04)
[20]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J].
陈践发 ;
张水昌 ;
孙省利 ;
吴庆余 .
地质学报, 2006, (03) :46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