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A的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00
作者
于亚平 [1 ]
尹海伟 [1 ]
孔繁花 [2 ]
王晶晶 [1 ]
徐文彬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2]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 景观连通性; 南京市; 绿色基础设施; 图谱理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606.026
中图分类号
TU985.12 [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对1988、2000、2013年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并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获取了研究区3个时期的绿色基础设施(GI)景观类型图,进而对其时空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景观连通性指数和景观图谱理论,对研究区核心区的景观连通性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88—2013年,研究区GI总面积以较慢的速度递增,表明南京市实施的一系列"绿色南京"战略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8—2013年,核心区、边缘面积有所增长,而桥接区、分支则持续减少,环岛区整体上有所减少,表明城市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连通性有所降低;基于景观连通性指数的G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GI网络整体连通性、可能连通性水平均先减后增,基于图谱理论的GI网络连接度水平先增后减,从总体上来看,研究区GI的连通性水平依然比较低;南京GI网络格局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融合MSPA、景观连通性、图谱理论的GI格局变化研究为GI格局变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框架。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GI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对其他地区GI网络的规划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08 / 16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建 [J].
许峰 ;
尹海伟 ;
孔繁花 ;
徐建刚 .
生态学报, 2015, 35 (19) :6425-6434
[2]   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方法——以常州市为例 [J].
侍昊 ;
鲜明睿 ;
徐雁南 ;
薛建辉 ;
刘海娟 .
林业科学, 2013, 49 (05) :92-100
[3]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研究述评 [J].
裴丹 .
城市规划, 2012, 36 (05) :84-90
[4]   湖南省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祈毅 ;
王红扬 ;
周艳妮 ;
秦正茂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863-2874
[5]  
沈阳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选择[J]. 刘常富,周彬,何兴元,陈玮.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
[6]   基于景观空间指标与移动窗口的济南城市空间格局变化 [J].
张琳琳 ;
孔繁花 ;
尹海伟 ;
孙振如 ;
庄艳美 ;
居为民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8) :1591-1598
[7]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景观的连通性 [J].
熊春妮 ;
魏虹 ;
兰明娟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37-2244
[8]   斑块边缘效应的定量评价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徐建英 ;
傅伯杰 ;
吕一河 .
生态学报, 2004, (09) :1827-1832
[9]  
Indicating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in Amazonian rainforests from 1986 to 2010 using morphological image processing analysis[J] . Jing Sun,Jane Southwor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13 (14)
[10]   Key structural forest connectors can be identified by combining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and network analyses [J].
Saura, Santiago ;
Vogt, Peter ;
Velazquez, Javier ;
Hernando, Ana ;
Tejera, Rosario .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 262 (02) :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