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典型克拉通盆地页岩气成藏特征、模式及启示

被引:32
作者
杨振恒 [1 ]
韩志艳 [1 ]
李志明 [1 ]
聂海宽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藏模式; 热成因气; 生物成因气; 页岩气; 克拉通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北美含页岩气克拉通盆地主要以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和德拉华盆地为代表。对上述盆地的岩性特征、有机质类型、生气方式、埋深、热成熟度、吸附气含量、裂缝对页岩气成藏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梳理了北美克拉通盆地页岩气的两种成藏模式,分别以密执安盆地Antrim页岩气成藏模式(A型模式)和德拉华盆地Barnett页岩气成藏模式(B型模式)为代表。A型模式主要特征为:从盆地周缘较浅至较深部位赋存着具有生物成因和热成因的"二元"成因结构的天然气,依次从生物气过渡到混合气,最后为热成因气。B型模式主要特征为:页岩气生气方式为热成因天然气"原地"生成聚集,在不同成熟度的区域,产出不同热成因类型的天然气。结合我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认为,德拉华盆地Barnett页岩气成藏模式(B型模式)对我国页岩气勘探更有意义,密执安盆地Antrim页岩气成藏模式(A型模式)对我国页岩气勘探的意义不能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自新等著, 2003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陈全红 ;
李文厚 ;
姜培海 ;
胡孝林 ;
强芳青 ;
崔军平 ;
高永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6) :554-559
[13]   生物气研究现状与勘探前景 [J].
林春明 ;
李艳丽 ;
漆滨汶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317-330
[14]   中国生物成因气的类型划分与研究方向 [J].
李先奇 ;
张水昌 ;
朱光有 ;
梁英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77-484
[15]   克拉通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油气差异聚集浅析 [J].
谢方克 ;
蔡忠贤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561-568
[1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J].
赵林 ;
夏新宇 ;
戴金星 ;
洪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136-139+166
[17]   四川隆康、塔藏含火山岩地层时代新证据 [J].
杨恒书,赖旭龙,杨逢清,殷鸿福 .
中国区域地质, 1995, (01)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