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对三峡水库消落带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王强 [1 ,2 ]
袁兴中 [1 ,2 ]
刘红 [1 ]
林芳淼 [1 ,2 ]
陈忠礼 [1 ,2 ]
张跃伟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苍耳; 种子萌发; 水淹; 消落带; 三峡水库; 抑制剂; 种群;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1.04.012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三峡水库实验性蓄水后,水库消落带内出现了罕见的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带。通过对不同水淹处理后苍耳种子萌发特性的测定,研究水淹对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种子具有较强的耐淹能力,即使受近8个月原位水淹胁迫,90%以上的苍耳种子依然保持有生活力。在25℃下,原位水淹的苍耳种子去总苞后的发芽率显著降低,并且发芽率随着水淹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25℃且种子未去总苞条件下,室内干藏的苍耳种子的发芽率与三峡水库消落带海拔160m和150m处放置的苍耳种子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放置在三峡水库消落带海拔170m处的苍耳种子的发芽率。室内浅水浸泡8个月后,苍耳种子各项发芽指标显著提高。短期的原位水淹可以促进具总苞的苍耳种子在常温下的萌发,而长期的原位水淹会降低苍耳种子的萌发,并且其发芽率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和水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 [J].
邱玉玲 ;
代英辉 ;
王东 ;
崔征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0, 20 (03) :214-216+225
[2]   光照和温度对沙芥和斧翅沙芥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J].
宋兆伟 ;
郝丽珍 ;
黄振英 ;
李娜 ;
赵清岩 .
生态学报, 2010, 30 (10) :2562-2568
[3]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水位后白夹溪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孙荣 ;
袁兴中 ;
丁佳佳 .
湿地科学, 2010, 8 (01) :1-7
[4]   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J].
王强 ;
袁兴中 ;
刘红 ;
王建修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1) :2183-2188
[5]   苍耳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马新华 ;
侯翠丽 ;
武英 .
杂草科学, 2009, (03) :16-18
[6]   植物对水淹胁迫的响应与适应 [J].
谭淑端 ;
朱明勇 ;
张克荣 ;
党海山 ;
张全发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9) :1871-1877
[7]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离分析研究进展 [J].
阮贵华 ;
李攻科 .
中成药, 2008, (03) :421-426
[8]   俄罗斯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萌发特性 [J].
杨立学 .
生态学报, 2007, (06) :2215-2222
[9]   湖泊水位变动对水生植被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方法 [J].
刘永 ;
郭怀成 ;
周丰 ;
王真 ;
黄凯 .
生态学报, 2006, (09) :3117-3126
[10]   植物种子二形性(多形性)研究进展 [J].
李伟强 ;
刘小京 ;
毛任钊 ;
安萍 ;
乔海龙 ;
黄玮 ;
李志刚 .
生态学报, 2006, (04) :123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