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积-高程积分对龙门山南段山前河流的构造地貌研究

被引:23
作者
邵崇建 [1 ]
李勇 [1 ]
赵国华 [1 ]
颜照坤 [1 ]
聂舟 [2 ]
闫亮 [1 ]
李敬波 [1 ]
郑立龙 [1 ]
周游 [1 ]
彭海燕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3]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关键词
面积-高程积分; 构造地貌; 地貌演化; 龙门山南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70904 ;
摘要
1970年和2013年龙门山构造带南段分别发生了大邑西Ms 6.2级地震和芦山Ms 7.0级地震,表明该地区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为研究构造-地貌-水系的理想场所。基于DEM数据,提取了龙门山南段山前地区的西河(R1)、出江河(R2)、斜江河(R3)、文井河(R4)、三郎河(R5)和泰安河(R6)6条河流及其次流域,通过计算得到这6条河流及其次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和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对该地区的构造活动、地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区域总体上面积-高程积分值从NW向往SE向递减,表明从NW向往SE向区域活动性整体上在减弱,同时代地层出露的时间越来越晚。(2)研究区域双石—大川断裂上盘SW段的面积-高程积分值比NE段高,表明双石—大川断裂活动性从SW向往NE向有减弱的趋势。(3)随着前展式逆冲推覆作用持续,按照Ohmori模式推测出山地、丘陵、平原的发展模式:1山地,未来山地区域会继续长高,其面积-高程积分渐渐接近0.6(F阶段),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开始从S形向凸形方向发展,山地型河流会由壮年期向幼年期发育;2丘陵,其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开始从凹形向S形发展,丘陵型河流会由老年期向壮年期发展,到达壮年期之后,会进入山地的发展模式;3平原,虽然逆冲抬升作用会增强,但地形雨降雨带也会逐渐靠近,反而造成其剥蚀强度大于抬升强度,其发展模式会渐渐进入丘陵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岩性差异对岷江龙门山河段剖面样式的影响 [J].
陈浩 ;
李勇 .
四川地质学报, 2014, 34 (02) :187-189
[2]   基于构造地貌参数的新构造运动研究进展与思考 [J].
何祥丽 ;
张绪教 ;
何泽新 .
现代地质, 2014, 28 (01) :119-130
[3]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研究 [J].
祝士杰 ;
汤国安 ;
李发源 ;
熊礼阳 .
地理学报, 2013, 68 (07) :921-932
[4]   长江下荆江段分形学特征与河道演化 [J].
罗郧 ;
黄长生 .
现代地质, 2011, 25 (04) :808-812
[5]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6]   龙门山冲断带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及其差异变形特征 [J].
李智武 ;
刘树根 ;
陈洪德 ;
刘顺 ;
郭兵 ;
田小彬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40-454
[7]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 [J].
李勇 ;
周荣军 ;
A L Densmore ;
M A Ellis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40-51
[8]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地层学研究 [J].
李勇 ;
孙爱珍 .
地层学杂志, 2000, (03) :201-206
[9]   龙门山南段推覆构造与前陆盆地演化 [J].
陶晓风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9, (01) :76-80
[10]   龙门山南段双石断裂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J].
林茂炳,陈运则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6, (02)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