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湘江中下游典型江心洲演变规律

被引:13
作者
隆院男 [1 ,2 ]
刘晶 [1 ,2 ]
李志威 [1 ,2 ]
蒋昌波 [1 ,2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2]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湘江; 江心洲; 平面形态; 水沙变化; 冲刷;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7.06.002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湘江中下游为典型的分汊河道,现有15个江心洲,江心洲发育与稳定性对河道演变与航道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衡阳水文站1953-2014年和湘潭水文站1952-2014年实测逐日水沙数据,1987、1995、2002和2015年6个典型江心洲的遥感影像,以及香炉洲和冯家洲分别于1983、1988和2008年的水上水下地形数据,分析了近30年湘江中下游的年际与年内水沙变化,江心洲的面积变化,以及洲头和洲尾的泥沙淤积。湘江下游年径流量变化幅度较小,但1970年代以来输沙量不断减小。湘江来沙集中于汛期,且汛、枯期输沙量有较大差异。1983-1995年江心洲处于发育阶段,洲体的面积与体积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由于上游水库群修建,江心洲出现大幅度的面积萎缩。近20年湘江中下游的江心洲处于不断地冲刷萎缩中,需要采取人工护岸以保护江心洲湿地和维持航道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分汊河流江心洲洲头冲淤概化模型 [J].
李志威 ;
李艳富 ;
王兆印 ;
胡世雄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 (01) :1-10
[2]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分汊河道演变机理及趋势 [J].
朱玲玲 ;
葛华 ;
李义天 ;
张为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 23 (02) :246-258
[3]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中下游江心洲的演变及其机理分析 [J].
李志威 ;
王兆印 ;
贾艳红 ;
李文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1) :65-73
[4]   湘江湘潭-濠河口河段河道演变特点分析 [J].
蒋昌波 ;
李昌玲 ;
李正最 ;
隆院男 .
泥沙研究, 2013, (03) :19-26
[5]   冲积河流的沙洲发育模式与机理 [J].
李志威 ;
王兆印 ;
余国安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03) :489-500
[6]   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演变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 [J].
李明 ;
朱玲玲 ;
李义天 ;
葛华 .
水力发电学报, 2013, 32 (01) :174-180+186
[7]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坝区河段河床变形预报试验研究 [J].
范焱斌 ;
蒋明锋 ;
郝品正 .
水道港口, 2012, 33 (06) :504-509
[8]   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碍航成因探析 [J].
孙昭华 ;
李义天 ;
黄颖 ;
高凯春 .
水利学报, 2011, 42 (12) :1398-1406
[9]   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坝区河段河床变形预报试验研究 [J].
郝品正 ;
普晓刚 .
泥沙研究, 2005, (04) :35-40
[10]   桔子洲为何如此细长──兼论河流沙洲发育的水动力学原理 [J].
高进 .
力学与实践, 1998, (04)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