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近30年湘江中下游典型江心洲演变规律
被引:13
作者:
隆院男
[1
,2
]
刘晶
[1
,2
]
李志威
[1
,2
]
蒋昌波
[1
,2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2]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湘江;
江心洲;
平面形态;
水沙变化;
冲刷;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7.06.002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湘江中下游为典型的分汊河道,现有15个江心洲,江心洲发育与稳定性对河道演变与航道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衡阳水文站1953-2014年和湘潭水文站1952-2014年实测逐日水沙数据,1987、1995、2002和2015年6个典型江心洲的遥感影像,以及香炉洲和冯家洲分别于1983、1988和2008年的水上水下地形数据,分析了近30年湘江中下游的年际与年内水沙变化,江心洲的面积变化,以及洲头和洲尾的泥沙淤积。湘江下游年径流量变化幅度较小,但1970年代以来输沙量不断减小。湘江来沙集中于汛期,且汛、枯期输沙量有较大差异。1983-1995年江心洲处于发育阶段,洲体的面积与体积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由于上游水库群修建,江心洲出现大幅度的面积萎缩。近20年湘江中下游的江心洲处于不断地冲刷萎缩中,需要采取人工护岸以保护江心洲湿地和维持航道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