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被引:20
作者
司东
柳艳菊
马丽娟
王艳娇
王遵娅
唐进跃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旱涝转换;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东北冷涡;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章主要分析了2011年初夏长江中下游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偏少,6月转为异常偏多,出现了明显的旱涝转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转换主要受南海季风、东亚季风强度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异常快速北跳的影响。研究还发现,6月亚洲中高纬长期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东北冷涡活动频繁,多次引导冷空气南下。同时,副高异常偏北、偏西,并出现多次西伸过程。由于冷涡的加强南压与西伸的副高相互作用,促使长江以南地区西南气流明显增强,使得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最终导致该地降水偏多。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10年7—8月东北地区强降雨过程分析和预报技术探讨 [J].
孙军 ;
代刊 ;
樊利强 .
气象, 2011, 37 (07) :785-794
[2]   东北冷涡过程对江淮梅雨期降水的影响机制 [J].
王丽娟 ;
何金海 ;
司东 ;
温敏 ;
钟珊珊 .
大气科学学报, 2010, 33 (01) :89-97
[3]   长生命史冷涡影响下持续对流性天气的环境条件 [J].
易笑园 ;
李泽椿 ;
李云 ;
朱磊磊 ;
于莉莉 ;
余文韬 .
气象, 2010, 36 (01) :17-25
[4]  
ANALYSIS OF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DURING A HEAVY RAIN PERIOD OVER SOUTHERN CHINA IN JUNE 2005[J]. 司东,徐海明,温敏,何金海.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08(02)
[5]   东北冷涡的“气候效应”及其对梅雨的影响 [J].
何金海 ;
吴志伟 ;
江志红 ;
苗春生 ;
韩桂荣 .
科学通报, 2006, (23) :2803-2809
[6]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J].
陶诗言 ;
卫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13-525
[7]   西南季风强劲江南华南暴雨成灾 东北冷涡活跃东北华北降雨偏多 [J].
徐辉 .
气象, 2006, (09) :121-125
[8]   1998年松嫩流域东北冷涡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孙力 ;
安刚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3) :342-354
[9]   副高持续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张素琴 ;
林学椿 .
气象, 2000, (05) :27-31
[10]   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 [J].
孙力 .
大气科学, 199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