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沉积动力特点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应秩甫
机构
[1]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关键词
伶仃洋,沉积动力,航道选线,潮汐余环流,河口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的伶仃洋,因径流下泄与潮流进退的流向不一,使它各分流口门的出口水道都有主槽和支槽之分,即都有主干水道和分汊水道。陆架高盐海水入侵又使伶仃洋内沉积动力过程在空间分布上发生差异,如沉积物分布有粗-细-稍粗之分;而水体中的密度、速度差异,常常产生锋带,对水下地形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全面认识发生在伶仃洋内的沉积动力作用,对深水航道的选线极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珠江口伶仃洋锋的类别及其对沉积的影响 [J].
应秩甫 .
热带海洋, 1994, (02) :25-32
[2]   伶仃洋东西航道演变分析 [J].
邓家泉 .
人民珠江, 1987, (05) :41-44+55
[3]   珠江河口伶仃洋最大混浊带研究 [J].
田向平 .
热带海洋, 1986, (02) :27-35
[4]   伶仃洋西滩槽沟发育的动力分析 [J].
应秩甫 .
热带海洋, 1984, (04) :10-17
[5]   珠江口伶仃洋咸淡水混合特征 [J].
应秩甫 ;
陈世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1) :1-10
[6]   弱潮河口湾的鱼钩形拦门沙 [J].
江沛霖 .
人民珠江, 1982, (04) :30-33+10
[7]  
沿岸过程中的海洋锋[M]. - 海洋出版社 , 鲍曼(Bowman, 1987
[8]  
河床演变学[M]. -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
[9]  
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M]. - 海洋出版社 , 徐君亮等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