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平铜矿区花岗岩热液蚀变与岩石成因: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33
作者
朱碧
蒋少涌
丁昕
姜耀辉
倪培
顾连兴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永平铜矿; 花岗岩; 壳幔混合; Sr-Nd-Hf 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永平铜矿床是位于华南钱塘江—信江断裂坳陷带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和少量石英斑岩脉,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内及接触带发育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钼钨多金属矿化。对岩体中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富镁贫铁高钛的特点,Fe/(Fe+Mg)为0.21~0.33,TiO2含量为2.12%~4.28%;而石英斑岩脉中黑云母更加富镁贫铁,Fe/(Fe+Mg)为0.10~0.15,TiO2含量为2.43%~3.86%。黑云母的化学组成表明花岗质岩浆形成时的氧逸度很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含铜花岗质岩体相吻合。永平花岗岩体遭受了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部分黑云母蚀变为绿泥石。石英斑岩中绿泥石具有富铁贫镁低钛的特征(Fe/(Fe+Mg)=0.72~0.76;TiO2=0.02%~0.06%),其形成温度为139~224℃。而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绿泥石相对贫铁富镁高钛(Fe/(Fe+Mg)=0.36~0.44;TiO2=0.05%~0.36%),形成温度稍高,为229~346℃,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的成矿温度(220~ 400℃)基本吻合。Sr-Nd-Hf 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永平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变化较大且相对较高的εHf(t)值(-0.1~-10.3)和εNd(t)值(-5.83~-7.95),反映岩石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成因特征。而石英斑岩的εHf(t)值(-8.4~-12.5)和εNd(t)值(-9.93~-10.2)均稍低于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反映其形成过程中幔源物质贡献相对较小。永平岩体的地壳端元很可能就是该区中元古代基底地层重熔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900 / 191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安徽狮子山矿田南洪冲岩体形成时代及成因机制研究 [J].
杨小男 ;
徐兆文 ;
张军 ;
王云健 ;
徐夕生 ;
蒋少涌 ;
凌洪飞 ;
刘良根 ;
陈达源 .
岩石学报, 2007, (06) :1543-1551
[2]   皖东滁州、上腰铺埃达克质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成矿意义 [J].
资锋 ;
王强 ;
戴圣潜 ;
许卫 ;
许继峰 ;
邱华宁 ;
梁细荣 ;
涂湘林 ;
刘颖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85-1500
[3]   闽西南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J].
王丽娟 ;
于津海 ;
徐夕生 ;
谢磊 ;
邱检生 ;
孙涛 .
岩石学报, 2007, (06) :1470-1484
[4]   安徽繁昌—铜陵中生代侵入岩的黑云母特征和成因探讨 [J].
楼亚儿 ;
杜杨松 .
矿物学报, 2006, (02) :175-180
[5]   江西永平铜矿下盘网脉状矿化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J].
倪培 ;
田京辉 ;
朱筱婷 ;
凌洪飞 ;
蒋少涌 ;
顾连兴 .
岩石学报, 2005, (05) :1339-1346
[6]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 U-Pb年代学 [J].
丁昕 ;
蒋少涌 ;
倪培 ;
顾连兴 ;
姜耀辉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383-389
[7]   利用DCTA和HIBA快速有效分离Rb-Sr、Sm-Nd的方法 [J].
濮巍 ;
高剑峰 ;
赵葵东 ;
凌洪飞 ;
蒋少涌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45-450
[8]   壳幔作用导致武平花岗岩形成——Sr-Nd-Hf-U-Pb同位素证据 [J].
于津海 ;
周新民 ;
赵蕾 ;
蒋少涌 ;
王丽娟 ;
凌洪飞 .
岩石学报, 2005, (03) :651-664
[9]   粤北帽峰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J].
凌洪飞 ;
沈渭洲 ;
邓平 ;
蒋少涌 ;
姜耀辉 ;
邱检生 ;
黄国龙 ;
叶海敏 ;
谭正中 .
岩石学报, 2005, (03) :677-687
[10]   广东龙窝花岗闪长质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J].
邱检生 ;
胡建 ;
McInnes B I A ;
蒋少涌 ;
徐夕生 ;
Allen C M .
岩石学报, 2004, (06) :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