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

被引:22
作者
孙峰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
现代化; 主体性道德教育; 人文教育; 个性化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0 [德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功能 ,而且具有选择社会文化的功能。新世纪我国社会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期待 ,就是教会人们选择道德价值取向。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趋向 ,其思想体现在 :强调主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反对单纯的道德灌输 ;人文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 ,人的道德素质取决于人文教育的品质 ;个性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个性化与生活化整合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肖川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素质教育新论.[M].孙立春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  
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比较现代化.[M].(美)西里尔·E·布莱克(CyrilE.Black)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   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 [J].
吴康宁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 (03) :10-18
[6]   人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兼论人文教育的功能 [J].
刘绍春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04) :17-22
[7]   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 [J].
杨昌勇 .
教育研究, 1997, (03)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