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宝山一带海西晚期强过铝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23
作者
高阳
张招崇
杨铁铮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成因; 海西晚期; 黑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黑龙江宝山地区在构造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之间的伊春-延寿花岗岩带北段,区内分布大面积的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其中海西晚期花岗岩,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等,锆石U-Pb法LA-ICPMS测年结果为252.6±3Ma。其主量元素表现出富Si、略富Al、富碱质和低Mg、低Ca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富集Rb、Nd、K、Pb、U和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点,并且Sr、Ba呈明显的负异常;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岩石总体上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是岩浆经历了高度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特征类似于S型花岗岩,源岩物质来自于地壳。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J].
黎彤 ;
袁怀雨 ;
吴胜昔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8, (01) :29-34
[22]   小兴安岭地区与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 [J].
韩振新,郝正平,侯敏 .
矿床地质, 1995, (04) :293-302
[23]   桐庐I型和相山S型两类碎斑熔岩对比 [J].
王德滋 ;
刘昌实 ;
沈渭洲 ;
陈繁荣 .
岩石学报, 1993, (01)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