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源汇因素分析

被引:20
作者
钟聪
杨忠芳
夏学齐
侯青叶
姜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空间分布; 全球变暖; 碳源汇转化; 青海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收集了青海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的2 856个土壤统计剖面数据,计算了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土壤0~20 cm和0~65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根据1∶400万数字化土壤类型图,统计了不同类型土壤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合本研究采集的105个表层土壤数据,估算了青海省典型地区土壤有机碳近30年来的年均变化量。研究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温度、降雨等气候因子的关系方程,根据青海省土地利用现状估算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青海省土壤碳源汇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0~20 cm表土层SOCD20加权平均值为4.509 kg/m2,其值在各类型土壤间差异较为显著,SOCR20为2.953 Pg;0~65 cm的SOCD65加权平均值为13.597 kg/m2,SOCR65为8.904 Pg。由于受气候、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海拔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带状分布特征;(2)近30年来青海省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3)根据气象站的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年均气温变化趋势,预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土壤将表现出碳源效应,而研究区愈加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大面积草地退化等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也是造成土壤碳释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96 / 90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2 条
[1]   中国不同地区典型河流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 [J].
王超 ;
杨忠芳 ;
夏学齐 ;
成杭新 ;
余涛 .
现代地质, 2012, 26 (02) :400-406
[2]   中国东部主要入海河流As元素分布、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柳青青 ;
杨忠芳 ;
周国华 ;
夏学齐 ;
侯青叶 ;
余涛 ;
翟大兴 .
现代地质, 2012, 26 (01) :114-124
[3]   内蒙古中北部土壤碳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J].
杨忠芳 ;
夏学齐 ;
余涛 ;
侯青叶 ;
冯海艳 .
地学前缘, 2011, 18 (06) :1-10
[4]   中国东北地区20世纪末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碳源汇效应 [J].
夏学齐 ;
杨忠芳 ;
余涛 ;
侯青叶 ;
白荣杰 ;
崔玉军 .
地学前缘, 2011, 18 (06) :56-63
[5]   松嫩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黑土有机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 [J].
廖艳 ;
杨忠芳 ;
夏学齐 ;
高磊 ;
冯海艳 ;
赵秀芳 .
现代地质, 2011, 25 (03) :553-561
[6]   A stud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in the Northeast Plain of China [J].
Xiaohuan XiaZhongfang YangbYujun CuicShumei Sund Chengguang YueMin Lia a 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China b School of the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China c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Harbin China d Jili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Changchun China e Liaoni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Shenyang China .
Geoscience Frontiers, 2011, 2 (02) :115-123
[7]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 [J].
姜伟 ;
侯青叶 ;
杨忠芳 ;
夏学齐 ;
钟聪 .
现代地质, 2011, 25 (02) :384-392
[8]   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J].
梁二 ;
蔡典雄 ;
张丁辰 ;
代快 ;
冯宗会 ;
刘爽 ;
王燕 ;
王小彬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 (06) :75-79
[9]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carbon stock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on the southern Song-nen Plain,Heilongjiang Province[J]. Xueqi Xia~(a,*),Zhongfang Yang~a,Yan Liao~a,Yujun Cui~b,Yansheng Li~b a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b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Harbin 150036,China.Geoscience Frontiers. 2010(01)
[10]  
碳循环研究:东亚生态系统为什么重要[J]. 方精云,唐艳鸿,SON Yowhan.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