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视角下科学争议的公共协商——以全球暖化问题的网络讨论为例

被引:4
作者
高芳芳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
全球暖化; 公众参与; 网络论坛;
D O I
10.19293/j.cnki.1673-8357.2019.04.00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气候变迁及全球暖化是当前社会中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科学议题,其争议性在网络空间的公共话语中被表现得尤为明显。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交往行动的角度分析了2012至2017年我国大众网络论坛上有关全球暖化问题的讨论,重点考察了网民在讨论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针对相关科学争议的对话方式,进而思考网络论坛上的公共讨论是否有助于在社会中形成有关科学问题的理性沟通,并推动公众参与科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110 +110-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within online user support discussion foru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language cultural contexts [J].
Li, Xuguang ;
Cox, Andrew M. .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6, 33 (04) :1048-1056
[2]  
Disentangling Diversit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ompeting Theories; Their Blind Spots and Complementarities*.[J].André Bächtiger;Simon Niemeyer;Michael Neblo;Marco R. Steenbergen;Jürg Steiner.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2010, 1
[3]   科学传播的溯源、变革与中国机遇 [J].
贾鹤鹏 ;
闫隽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7, (02) :64-75+127
[4]   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J].
王钟秀 ;
董文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06) :714-721
[5]   社会理性、日常抵抗与反专家话语——当代中国科学传播失灵及其调适 [J].
龙强 ;
吴飞 .
当代传播, 2016, (05) :48-50
[6]   我国科学传播的社会语境思考 [J].
任杰 ;
刘萱 .
科普研究, 2016, 11 (02) :24-30+96
[7]   公众参与科学模型与解决科技争议的原则 [J].
贾鹤鹏 ;
苗伟山 .
中国软科学, 2015, (05) :58-66
[8]   公共空间还是减压阀? “北大雕像戴口罩”微博讨论中的归因、冲突与情感表达 [J].
潘霁 ;
刘晖 .
国际新闻界, 2014, 36 (11) :19-33
[9]   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 [J].
贾鹤鹏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 30 (11) :54-59
[10]   基于主题模型的BBS话题演化趋势分析 [J].
曹丽娜 ;
唐锡晋 .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11) :1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