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乌海地下水水位上升原因分析

被引:2
作者
陈建生 [1 ]
陈亚飞 [1 ]
谢飞 [2 ]
徐燚 [1 ]
王彦超 [3 ]
江巧宁 [3 ]
机构
[1]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 河海大学水电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上升; 地下水补给源; 高导低速层; 同位素特征; 乌海;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 [普通水文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最干旱的乌海地区地下水水位近几年来持续上升,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了一些水泡子,部分居民房屋地基遭受到渗水的浸泡。分析乌海地区渗水、地下水、地表水、降水中的同位素与水化学成分,结合水量平衡分析与地质构造特点,对乌海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地区降水与地下水的δ18O-δD关系点分布没有落在同一条蒸发线上,当地降水对乌海地区的地下水没有补给;乌海地区南北向断裂带上地下水的δ18O与δD值比东西向断裂带上的富集,溶解总固体(TDS)小于1 g/L,与乌海地区的涌水一致,由此推测乌海地下水水位上升主要是因为南北向断裂带涌水所致;鄂尔多斯地区地下水的3He/4He与3H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圈中的高导低速层可能是深循环地下水的导水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深循环地下水补给长白山天池的水量平衡分析 [J].
江巧宁 ;
陈建生 .
水资源保护, 2015, 31 (05) :7-13
[2]   鄂尔多斯市2005-2014年地下水位变化 [J].
郑玉峰 ;
王占义 ;
方彪 ;
何晨 ;
李路建 ;
李春筱 .
中国沙漠, 2015, 35 (04) :1036-1040
[3]   内蒙古鄂尔多斯西北土壤水流动示踪实验及自流井群补给源讨论 [J].
陈建生 ;
杨光亮 ;
王婷 ;
何文政 ;
何海清 ;
陈茜茜 .
地球学报, 2014, 35 (03) :365-374
[4]   我国北方地下水年龄测定问题讨论 [J].
陈茜茜 ;
陈建生 ;
王婷 .
水资源保护, 2014, 30 (02) :1-5+16
[5]   阿拉善沙漠湿沙层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 [J].
陈建生 ;
陈茜茜 ;
王婷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 (02) :196-206
[6]   鄂尔多斯自流盆地地下水来源争议问题讨论 [J].
陈建生 ;
王婷 ;
陈茜茜 ;
刘晓艳 .
地质论评, 2013, 59 (05) :900-908
[7]   A 457-year reconstruc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sou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using tree-ring records [J].
Gou XiaoHua ;
Yang Tao ;
Gao LinLin ;
Deng Yang ;
Yang MeiXue ;
Chen FaHu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 (10) :1107-1114
[8]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主要含水岩组沉积岩相古地理对地下水水化学场形成和水质分布的影响 [J].
谢渊 ;
邓国仕 ;
刘建清 ;
董维红 ;
鲁洪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 32 (03) :64-74
[9]   北方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源问题讨论 [J].
陈建生 ;
王庆庆 .
水资源保护, 2012, 28 (03) :1-8+50
[10]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14C年龄的校正 [J].
张兴君 ;
郭中小 ;
徐晓民 ;
郝伟罡 .
人民黄河, 2010, 32 (04)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