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在生物栅技术修复景观水体中的作用

被引:8
作者
李秀艳 [1 ]
杨清海 [2 ]
孟飞琴 [1 ]
张慧 [1 ]
赵丹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辽东学院城市环境系
关键词
生物栅; 泥鳅; 景观水体; 生态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设计一种由微生物载体填料和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为主要构件的生物栅处理装置(BGD),以强化处理污染景观水体.实验中选择组合填料、美人蕉、泥鳅作为生物栅构成要素,以上海市苏州河支流赤水河河水为实验用水,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泥鳅在系统中的作用.泥鳅投放密度为650gm-2,以近自然的方式进行静态处理,过程中体系溶解氧(DO)的变化范围为1.9~3.0mgL-1.BGD组DO水平高于对照组,运行第24h和48h,BGD组DO分别为1.96mgL-1和2.2mgL-1,而对照组只有1.5mgL-1.生物栅内泥鳅在根系和填料间往来穿梭,上下运动,增加了生物栅的复氧速率,BGD中dDO/dDOC[DO减少量与溶解性有机碳(DOC)减少量比值]随时间变化曲线斜率KBGD为–0.0042.–K对照<–KBGD,说明BGD中的复氧速率大于对照组.运行48h时BGD组NH4+-N和TP去除率分别为50.7%和82.4%,比对照组提高30.9%和23.5%.24h时BGD组TN去除率为34.4%,较对照组减少14.1.DO水平相对较高有利于NH4+-N、TP的去除,而不利于TN的去除.对照组和BGD组对UV254类物质都有一定去除效果,但对照组的去除率低于BGD组,运行72h后,去除率分别为36.4%(对照组)和45.4%(BGD组),泥鳅分泌特定酶能够降解特定的有机物质,有利于UV254的去除.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潜流型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研究
    黄娟
    王世和
    鄢璐
    刘洋
    王峰
    [J]. 环境科学, 2007, (09) : 1965 - 1969
  • [2] 生物栅净化系统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李华芝
    李秀艳
    刘军
    黄民生
    于学珍
    徐亚同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 (02) : 248 - 252
  • [3] 人工湿地植物对观赏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
    蒋跃平
    葛滢
    岳春雷
    常杰
    [J]. 生态学报, 2004, (08) : 1720 - 1725
  • [4] 灌溉苇田的稻草制浆造纸尾水养殖泥鳅试验
    李凤翥
    徐维骝
    钱茂廷
    [J]. 中华纸业, 2004, (06) : 52 - 54
  • [5] 泥鳅粘液中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孙智华
    王建军
    侯喜林
    张照瑞
    [J]. 药物生物技术, 2001, (01) : 42 - 44
  • [6] 泥鳅体表粘液超氧化物歧化酶部分性质研究
    刘煜
    梁明山
    曾宇
    万海清
    [J]. 动物学杂志, 1999, (03) : 61 - 61
  • [7]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耗氧率与窒息点的研究
    赵振山
    印杰
    高贵琴
    冯耀国
    陈文辉
    [J]. 水利渔业, 1999, (01) : 4 - 5
  • [8] 泥鳅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
    唐云明
    [J]. 水产学报, 1997, (03) : 336 - 339
  • [9]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 [10] Spatial variations in denitrification activity in wetland sediments explained by hydrology and denitrifying community structure
    Kjellin, Johan
    Hallin, Sara
    Worman, Anders
    [J]. WATER RESEARCH, 2007, 41 (20) : 4710 - 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