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法在中国古代司法判决中的适用

被引:35
作者
王志强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教授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古代司法; 制定法; 法律推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以司法判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古代司法中国家制定法的适用方式,描述其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脉络,分析其特色和成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秦代和汉初严格守文的司法风格在西汉中期经历了重大转变;随着法律意识形态和制度的稳固,唐代形成了对制定法形式性尊重而工具性运用的风格,贯穿于刑事和民事的司法审判中,直至清末。这种尊重而实用的方式是唐代以后适用制定法的基本特色,直至当代依然有其影响力,足以引起诸多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明清刑事诉讼“依法判决”之辨正 [J].
徐忠明 .
法商研究, 2005, (04) :153-160
[2]   清代成案的效力和其运用中的论证方式——以《刑案汇览》为中心 [J].
王志强 .
法学研究, 2003, (03) :146-160
[3]   东亚法典的形成 [J].
仁井田陞 ;
霍存福 ;
丁相顺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1) :148-160
[5]   唐宋“四等官”审判制度初探 [J].
童光政 .
法学研究, 2001, (01) :96-103
[6]   南宋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取向——南宋书判初探 [J].
王志强 .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06) :117-130
[7]   《龙筋凤髓判》判目破译──张鷟判词问目源自真实案例、奏章、史事考 [J].
霍存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02) :19-27+94
[8]   张《龙筋凤髓判》与白居易《甲乙判》异同论 [J].
霍存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 (02) :45-52
[9]   《奏谳书》解说(下) [J].
李学勤 .
文物, 1995, (03)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