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核不育保持系的选育

被引:20
作者
黄观武
苟云高
张东铭
江卫
张相琼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 隐性核雄性不育; 保持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具有早熟遗传背景的棉花“洞A”隐性雄性不育后代中,看到部分不育株表现不同程度的可育和散粉现象。通过对散粉不育株及杂交后代散粉指数的鉴定,选育成自身有很高可育水平,其散粉指数达76%,杂交后代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核雄性不育保持系MB-159。利用这种保持系繁殖的新不育系MA,仍具备隐性核不育的特点,所有陆地棉和海岛棉品种均是其恢复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川杂交棉花的研究和利用 [J].
黄观武 ;
张东铭 ;
黄荣先 ;
苟云高 ;
施尚泽 ;
王洪谷 ;
曹鉴忠 ;
江卫 .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03) :23-30
[2]   湖北光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鉴定及其利用途径 [J].
石明松 ;
邓景扬 .
遗传学报, 1986, (02) :107-112+165
[3]   散粉系在杂交棉制种及亲本繁殖中的利用 [J].
黄观武 ;
苟云高 .
中国棉花, 1984, (03) :12-15
[4]   高温处理对高粱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J].
张孔湉 ;
傅鸿仪 .
遗传学报, 1982, (01) :71-77+89
[5]   棉花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在杂交种中的应用 [J].
黄观武 ;
张东铭 ;
李中泉 ;
黄荣先 ;
高定坤 ;
方国斌 ;
芶云高 ;
施尚泽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1)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