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拦截效应

被引:8
作者
田潇
周运超
刘晓芸
马礼平
蔡先立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植物篱; 坡耕地; 营养元素; 相对拦截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433 [];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坡耕地21个径流小区、1个空白对照、6个不同处理方式植物篱(Hedgerow)组合模式,探讨了不同物种配置植物篱对耕地营养元素的拦截效应。结果表明:灰毛豆×紫花苜蓿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的拦截效果最明显,其中,氮相对拦截总量为181.82g/hm2,相对拦截率为79.08%;磷相对拦截总量为84.81g/hm2,相对拦截率90.31%;钾相对拦截总量11.37g/hm2,相对拦截率83.84%。灰毛豆×黄花菜对氮的拦截效应最小,氮相对拦截总量为117.30g/hm2,相对拦截率为51.02%;灰毛豆×香根草对磷、钾的拦截效应最小,磷相对拦截总量为55.43g/hm2,相对拦截率59.02%;钾相对拦截总量6.62g/hm2,相对拦截率48.86%。不同物种配置植物篱对坡耕地营养元素均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灰毛豆×紫花苜蓿组合模式的拦截作用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农作制对四川紫色丘陵区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J].
杨皓宇 ;
赵小蓉 ;
曾祥忠 ;
蒲波 ;
王昌桃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6) :2344-2348
[2]   地埂植物篱对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J].
吴玉红 ;
蔡青年 ;
林超文 ;
黄晶晶 ;
程序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320-5329
[3]   植物篱模式下土壤水分特征变化研究 [J].
张洪生 ;
刘金铜 ;
刘慧涛 ;
徐友信 ;
李志祥 ;
高树红 ;
于淑会 .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S1) :173-175
[4]   种植和施肥方式对云南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刘建香 ;
贾秋鸿 ;
田树 ;
杨云 ;
郭云周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4 (04) :586-590+602
[5]   3种常见速生灌木吸收红壤氮磷能力的比较 [J].
王卫国 ;
童根平 ;
徐温新 ;
窦春英 ;
张圆圆 ;
叶正钱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 (03) :346-350
[6]   生草覆盖和植物篱措施对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调控效应研究 [J].
陈明霞 ;
查轩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 4 (01) :32-37
[7]   不同植物篱模式下土壤物理变化及其减流减沙效应研究 [J].
彭熙 ;
李安定 ;
李苇洁 ;
卢兰 .
土壤, 2009, 41 (01) :107-111
[8]   坡地固氮植物篱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作用与营建技术 [J].
张建锋 ;
单奇华 ;
钱洪涛 ;
徐永辉 ;
曹孟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5) :180-185
[9]   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J].
朱青 ;
王兆骞 ;
尹迪信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219-229
[10]   等高植物篱/大豆间作根系相互作用对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郭忠录 ;
钟诚 ;
蔡崇法 ;
丁树文 ;
王中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1)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