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耕地保护补偿分区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苗苗
罗灵岭
彭志刚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湖南省; 耕地保护补偿; 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进行耕地保护补偿分区研究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步骤。文章立足湖南省耕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外部性理论,将全省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确定了各市级单位间的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对补偿分区与传统粮食分区进行比较,显示出了湖南省耕地资源的恶化趋势及补偿的迫切性。分区结果为建立湖南省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及区域横向补偿额度和流向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的理论与思路 [J].
陈会广 ;
吴沅箐 ;
欧名豪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03) :62-66+71
[3]   耕地资源时空变化与保护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夏燕榕 ;
姜海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5) :12218-12221
[4]   淮南市谢家集区耕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朱纪谷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277-278
[5]   不同粮食分区间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 [J].
朱新华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48-153
[6]   全球性粮荒与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J].
朱秀燕 ;
郑伟 ;
韩延京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8) :329+331-329
[7]   河南省土地资源安全问题初探 [J].
傅建春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2) :5171-5172
[8]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途径与机制设计 [J].
朱新华 ;
曲福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7
[9]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社会科学, 2007, (08) :13-20
[10]   夷陵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对策研究 [J].
刘一苏 ;
田红浩 .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10) :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