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旱稻生育后期的衰老及调控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玉英
石岩
宋建霞
宋宏伟
机构
[1]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
[2] 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胜利油田金润农业公司 山东莱阳
[4] 山东莱阳
关键词
高产旱稻; 抗旱生理; 生育后期; 衰老及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6 [陆稻(旱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水稻旱作栽培技术、水稻抗旱性生理基础研究、化学调控增强作物抗旱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高产旱稻抗旱性研究在衰老及调控方面的进展及仍需进一步探讨的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不同水分处理对耐旱性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潘庆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2) :95-100
[2]   冷型小麦旗叶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研究 [J].
王长发 ;
张嵩午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5) :727-732
[3]   赤霉酸和多效唑对水稻“粒间顶端优势”的调节及对产量的影响 [J].
王熹 ;
陶龙兴 ;
黄效林 ;
俞美玉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4) :217-222
[4]   MOC抗旱剂叶面喷施增强玉米耐旱性机理的研究 [J].
宋凤斌 ;
阎璇玲 ;
徐辰 ;
戴俊英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4-9
[5]   小麦生育后期根叶生理功能衰退特性研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6) :27-34
[6]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J].
康绍忠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14-20
[7]   亚种间杂交水稻灌浆特性的调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徐仁胜 ;
陶龙兴 ;
俞美玉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124-128
[8]   水稻地膜湿润栽培效果初报 [J].
沈康荣 ;
汪晓春 ;
罗显树 .
湖北农业科学, 1997, (01) :6-8
[9]   6─BA提高玉米幼苗抗旱性机理初探 [J].
董永华,史吉平,李广敏,池书敏 .
玉米科学, 1996, (02) :74-77
[10]   MOC抗旱剂对干旱下玉米耐旱性及产量的影响 [J].
宋凤斌,戴俊英,闫璇玲 .
农业与技术, 1995, (01)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