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厚朴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犬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于妮娜 [1 ]
陈世忠 [2 ]
张恩户 [3 ]
王斌 [3 ]
张琪 [3 ]
郭鑫 [3 ]
机构
[1] 陕西省新药审评中心
[2]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3]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
关键词
和厚朴酚; 缺血再灌注; 脑血流量;
D O I
10.13412/j.cnki.zyyl.2016.01.007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犬脑血流量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脑卒中的药理学基础。方法:取杂种犬分成模型组(iv.0.9%Na Cl)、尼莫地平组(iv.尼莫地平15μg/kg/hour)和厚朴酚量组(iv,和厚朴酚40μg/kg、8μg/kg、1.5μg/kg),每组6只。各组动物麻醉后,阻断四血管造成犬全脑缺血,然后右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再灌注复制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监测和记录脑缺血前、脑缺血再灌注后20min(给药前)、给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45min、1h、1.5h、2h、2.5h的血压、心电图、右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量,计算心率、脑血流量[=(颈内动脉血流量+椎动脉血流量)/全脑重量g×100]和给药前、后脑血流量、心率、平均血压差值(给药后-给药前)。结果:脑缺血再灌后20min各组动物脑血流量有不同程度的明显降低;和厚朴酚40μg/kg、8μg/kg在给药后的2.5h内动物脑血流量有所增加,其中和厚朴酚40μg/kg给药后15min、45min与给药前(缺血再灌后20min)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和厚朴酚40μg/kg组动物的脑血流量差值在给药后5、10、15、45mi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和厚朴酚40μg/kg静脉注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犬有一定的增加脑血流量作用,增加模型动物的脑血流量与其治疗脑卒中有关。缺血再灌20min后各组动物平均血压较缺血前正常平均血压有所升高,心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和厚朴酚40、8、1.5μg/kg静脉注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犬平均血压和心率影响不大。结论:和厚朴酚40、8μg/kg静脉注射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犬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此作用与治疗脑卒中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和厚朴酚对SD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 [J].
张根水 ;
赵磊 ;
罗柳金 ;
罗淼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3, 29 (02) :163-166
[2]   基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子机制的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策略 [J].
张亚囡 ;
孙蓉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 28 (06) :146-149
[3]   和厚朴酚通过抑制脑MPTP开放和调节PARP-1活性保护全脑缺血的作用研究 [J].
杨爽 ;
刘晓岩 ;
胡振宇 ;
陈世忠 ;
王银叶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 (02) :218-221
[4]   和厚朴酚最新药理学研究进展与评述 [J].
林琳 ;
丁一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1, 27 (01) :110-113
[5]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孙罗琼 ;
崔岚 .
医药导报, 2008, (01) :69-71
[6]   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黄信全 ;
王从平 ;
陈开广 ;
向桃英 ;
韩忠顺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7, (02) :118-119
[7]   和厚朴酚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并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英文) [J].
胡赫 ;
汤志宇 ;
陈世忠 ;
王银叶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6, (06) :455-460
[8]   头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流量和环核苷酸的影响 [J].
张红星 ;
周利 .
中国中医急症, 2005, (12) :1204-1205+1252
[9]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立青 ;
江荣高 ;
陈蕙芳 .
中草药, 2005, (10) :155-158
[10]  
Honokiol inhibits arterial thrombosis through endothelial cell protection and stimulation of prostacyclin[J]. He HU~1 Xiao-xue ZHANG~1 Yin-ye WANG~(1,2) Shi-zhong CHEN~31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harmac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3 Department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