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粮食均衡增产潜力及空间分异

被引:23
作者
陈丽 [1 ,2 ]
郝晋珉 [1 ,2 ]
艾东 [1 ,2 ]
朱传民 [1 ,3 ]
李牧 [1 ,2 ]
袁凌波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业; 粮食; 土地管理; 均衡增产潜力; 空间分异; 空间自相关; 黄淮海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当前区域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向压力下,为了了解粮食主产区增产潜力、区域内部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通过空间均衡增产途径分析,初步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均衡增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增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粮食增产潜力达到3 304.57万t,空间上表现为南部平原区高于西北部平原区;黄淮海平原粮食增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类型主要为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在增产潜力及增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引导下,黄淮海平原土地整治类型区划可分为中低产田改造区,包含258个区县;农用地整理区包含24个区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区,包含20个区县;土地开发区,包含7个区县。通过均衡的思想,对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产量,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均衡增产方向和途径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