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粮食均衡增产潜力及空间分异

被引:23
作者
陈丽 [1 ,2 ]
郝晋珉 [1 ,2 ]
艾东 [1 ,2 ]
朱传民 [1 ,3 ]
李牧 [1 ,2 ]
袁凌波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业; 粮食; 土地管理; 均衡增产潜力; 空间分异; 空间自相关; 黄淮海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当前区域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向压力下,为了了解粮食主产区增产潜力、区域内部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该文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通过空间均衡增产途径分析,初步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均衡增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增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粮食增产潜力达到3 304.57万t,空间上表现为南部平原区高于西北部平原区;黄淮海平原粮食增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集聚类型主要为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在增产潜力及增产潜力空间分布模式引导下,黄淮海平原土地整治类型区划可分为中低产田改造区,包含258个区县;农用地整理区包含24个区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区,包含20个区县;土地开发区,包含7个区县。通过均衡的思想,对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的产量,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均衡增产方向和途径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1]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杜宇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10
  • [12] 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及增产潜力研究.[D].林鹏生.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0
  • [1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与整理方向分析
    张娟锋
    刘洪玉
    虞晓芬
    [J].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2) : 44 - 49+0
  • [14]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空间自相关分析
    李慧
    王云鹏
    李岩
    王兴芳
    陶亮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2) : 1879 - 1885
  • [15] 1949—2009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张军
    覃志豪
    李文娟
    尤飞
    张文博
    张伟
    程敏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4) : 13 - 20
  • [16] 中国中低产田时空分布特征及增产潜力分析
    石全红
    王宏
    陈阜
    褚庆全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9) : 369 - 373
  • [17] 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张红富
    周生路
    吴绍华
    李志
    花盛
    李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 308 - 314
  • [18] 基于修正的C-D生产函数模型的吉林省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和预测
    毕红杰
    姜会明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9) : 9944 - 9945
  • [19] 基于SOTER的中国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
    张甘霖
    吴运金
    赵玉国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4) : 1 - 8+392
  • [20] 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屈宝香
    李文娟
    钱静斐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4) : 34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