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上三叠统油页岩含油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5
作者
孙莎莎
刘人和
拜文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铜川地区; 油页岩; 含油率;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铜川油页岩含矿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渭北隆起区,油页岩主要发育于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和长6段,有机质类型为Ⅱ1和Ⅱ2型,含油率中等,处于成岩作用的未熟—低熟阶段。油页岩含油率与H/C原子比和有机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H/C原子比大于0.997或有机碳大于10.4%时方能形成油页岩。此外,可以反映有机质类型的干酪根显微组分与含油率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铜川油页岩是在近源富含有机质的淡水还原环境中形成的,长7段沉积时发生的湖泛作用、缺氧事件与火山事件和浊流事件影响了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保存条件及丰度和类型,从而影响油页岩的含油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88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油体系.[M].牟泽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  
干酪根地球化学.[M].傅家谟;秦匡宗主编;王廷芬等著;.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4]   陕西铜川—黄陵地区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利用前景 [J].
白云来 ;
赵应成 ;
徐东 ;
马玉虎 .
现代地质, 2010, 24 (01) :158-165
[5]   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影响 [J].
张文正 ;
杨华 ;
彭平安 ;
杨奕华 ;
张辉 ;
石小虎 .
地球化学, 2009, 38 (06) :573-582
[6]   鄂尔多斯盆地油页岩的主要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J].
白云来 ;
马龙 ;
吴武军 ;
马玉虎 .
中国地质, 2009, 36 (05) :1123-1137
[7]   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 [J].
张文正 ;
杨华 ;
杨奕华 ;
孔庆芬 ;
吴凯 .
地球化学, 2008, (01) :59-64
[8]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与资源潜力研究 [J].
卢进才 ;
李玉宏 ;
魏仙样 ;
魏建设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928-932
[9]   松辽盆地农安地区上白垩统油页岩含油率影响因素 [J].
孟庆涛 ;
刘招君 ;
柳蓉 ;
王永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963-968
[10]   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腾格尔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陈践发 .
沉积学报, 2004, (02) :36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