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气田太原组气藏开发低效性主控因素

被引:11
作者
蒙晓灵 [1 ,2 ]
张宏波 [3 ]
刘志军 [1 ,2 ]
冯强汉 [1 ,2 ]
王华 [1 ,2 ]
王心敏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处
[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气厂
关键词
神木气田; 太原组; 气藏; 低效开发; 渗流屏障; 核磁共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神木气田太原组在储层特征上不同于相邻榆林气田山西组,近年来勘探证实其具有良好开发潜力,但已完钻的气井总体呈低产、低效特征,无阻流量主要分布在(2~4)×104m3/d.为实现神木气田的有效规模开发,根据常规薄片、常规物性分析、压汞曲线特征、岩性描述等系列资料从沉积环境、砂体展布特征及储层物性等方面入手,深层次剖析了该区太原组气藏低效性的原因.认为区域上构造运动,生、排烃时间与储层致密化时间不匹配,沉积相主导下的储层非均质性强,砂岩储层岩屑含量高等因素是导致神木气田太原组气藏低效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有代表性实验样品的核磁共振结果发现:一定情况下岩性与可动流体饱和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提出水平井是该区有效开发手段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117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中国石油地质志.[M].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4]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5]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太原组沉积特征与演化 [J].
兰朝利 ;
张君峰 ;
陶维祥 ;
张永忠 ;
杨明慧 ;
王金秀 .
地质学报, 2011, 85 (04) :533-542
[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煤成气及其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J].
谭梦琦 ;
董昭雄 ;
刘忠群 ;
宋和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5) :33-36+41+108
[7]   神木气田太原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兰朝利 ;
张永忠 ;
张君峰 ;
杨明慧 ;
王金秀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5 (01) :7-11+108
[8]   用核磁共振分析岩石孔隙结构特征 [J].
王胜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6) :768-770
[9]   核磁共振测井在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J].
邵维志 ;
丁娱娇 ;
刘亚 ;
刘诗琼 ;
李玉泉 ;
赵金河 .
测井技术, 2009, 33 (01) :52-56
[10]   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大面积岩性气藏分布与成因 [J].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 (06) :664-66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