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4 条
青藏高原两个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亚系列及其“缺位找矿"之实践
被引:71
作者:
唐菊兴
[1
]
王勤
[2
]
杨超
[1
]
丁帅
[2
]
郎兴海
[2
]
刘鸿飞
[3
]
黄勇
[4
]
郑文宝
[1
]
王立强
[1
]
高一鸣
[1
]
冯军
[5
]
段吉琳
[1
,6
]
宋杨
[1
]
王艺云
[2
]
林彬
[2
]
方向
[2
]
张志
[2
]
杨欢欢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
[3] 西藏地质调查院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5] 西藏金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地质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
矿床成矿系列;
缺位找矿;
铜金矿;
多龙矿集区;
雄村矿集区;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岩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以及冈底斯成矿带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是西藏最重要的寻找斑岩型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矿床成矿系列。依据"缺位找矿"理论,预测多龙矿集区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铁格隆山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区,色那、拿顿角砾岩筒是寻找独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靶区。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在斑岩型矿体之上,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浅部发育多孔状硅帽和明矾石_地开石_高岭石蚀变组合,金属矿物以硫砷铜矿_铜蓝_蓝辉铜矿_黝铜矿_黄铜矿_斑铜矿_黄铁矿等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组合为主,其中黄铁矿_黄铜矿_斑铜矿形成较早,矿床规模可突破1200万吨。雄村铜金矿集区发育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多金属金矿体,矿体呈脉状,或在火山机构边缘构造中独立产出,或叠加于斑岩型铜金矿体之上产出,以绢云母化、叶蜡石化、伊利石化发育,闪锌矿、黝铜矿、磁黄铁矿_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特征,洞嘎、普钦木_哑达是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区,深部有找到斑岩型铜金矿的可能。上述2套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都与燕山期斑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有关,具有特殊的蚀变矿物、金属矿物组合,寻找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找矿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70
页数:2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