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模式研究

被引:39
作者
刘宏伟 [1 ,2 ]
余钟波 [1 ,3 ]
崔广柏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3]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University of
关键词
降雨; 土壤水; 坡地响应; 太湖流域; 优势流;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9.07.016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湿润地区降雨—土壤水水文过程,在太湖西侧通过野外坡面试验来研究地表和地下剖面上土壤水分对降雨过程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坡面上土壤含水率受地形和局部微地形影响显著。雨量较大时,土壤含水率过程线呈现两拐点三阶段(上升、平台和退水期);雨量较小时呈现单拐点两阶段(上升和退水期)。上升期受前期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特性影响;平台期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并对雨强大小略有响应,是产流的主要阶段;退水期开始于降雨停止时,但地势高处对低处的补给会使低处退水期开始时间后延。沿坡度方向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过程整体表现出下部饱和度较高并且先出现饱和带,之后饱和带向上部逐渐扩展。垂向土壤含水率响应分为特征不同的三层。浅层对降雨响应明显,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过程线形状与降雨过程线相比有一定的平移和延长;中层同时受降雨入渗和地下水位变动影响;深层主要受地下水位变动控制。浅层有优势流现象出现,受土壤结构影响,并受降雨量大小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22 / 8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紫色土坡耕地降雨入渗试验研究 [J].
傅斌 ;
王玉宽 ;
朱波 ;
王道杰 ;
王先拓 ;
王勇强 ;
任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7) :39-43
[2]   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产流产沙特性影响的模拟试验 [J].
王辉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65-68
[3]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J]. 邓雄.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S2)
[4]   降雨-径流-土壤混合层深度研究进展 [J].
张亚丽 ;
李怀恩 ;
张兴昌 ;
孟庆香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283-290
[5]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水环境安全 [J].
秦伯强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7, (03) :17-23
[6]   中国水文循环与水体研究进展 [J].
储开凤 ;
汪静萍 .
水科学进展, 2007, (03) :468-474
[7]   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包气带变化对入渗的影响 [J].
张光辉 ;
费宇红 ;
申建梅 ;
杨丽芝 .
水利学报, 2007, (05) :611-617
[8]   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降雨水量转化特征试验研究 [J].
曹建生 ;
张万军 ;
刘昌明 ;
杨永辉 .
水利学报, 2007, (03) :378-382
[9]   流动沙丘降雨入渗和再分配过程 [J].
刘新平 ;
张铜会 ;
赵哈林 ;
岳广阳 .
水利学报, 2006, (02) :166-171
[10]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王克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