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被引:148
作者
周国辉 [1 ]
温锦君 [1 ]
蔡德江 [2 ]
李鹏 [2 ]
许东林 [1 ]
张曙光 [1 ]
机构
[1] 不详
[2]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室
[3] 不详
[4] 海南省农业厅植保站
[5] 不详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水稻; 斐济病毒; 呼肠孤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部分地区新发生一种水稻病毒病,其症状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生须根.病株韧皮部细胞内可观察到具斐济病毒特征性晶格状排列直径为70~75nm的球状病毒粒体以及病毒基质和管状结构.从发病田块及其附近的玉米(Zea may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和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植株体内检测到病原病毒的存在.田间调查及室内传毒实验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该病毒的基因组由10条dsRNA组成,其电泳图谱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基本相同.采用接头单引物扩增法获得了该病毒基因组两个片段(S9和S10)全长核苷酸序列,两者在核苷酸组成、末端序列及基因排列上均具斐济病毒特征,但与斐济病毒属已知种核苷酸同一率小于75%(S9)和80%(S10),基于核苷酸及其推导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该病毒在斐济病毒属中处于相对独立的进化位置.结果表明,该病毒应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2组的一个新种,建议将其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引用
收藏
页码:2500 / 25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 [J].
包云轩 ;
徐希燕 ;
王建强 ;
王翠花 ;
缪启龙 ;
翟保平 .
生态学报, 2007, (11) :4527-4535
[2]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J].
陈声祥 ;
张巧艳 .
植物保护学报, 2005, (01) :97-103
[3]   白背飞虱的再迁飞能力 [J].
汪远昆 ;
翟保平 .
昆虫学报, 2004, (04) :467-473
[4]   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J].
陈声祥 ;
洪健 ;
吕永平 ;
雷娟利 .
中国病毒学, 2004, (02) :58-62
[5]   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 [J].
沈君辉 ;
尚金梅 ;
刘光杰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S1) :12-27
[6]   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英文) [J].
张恒木 ;
雷娟利 ;
陈剑平 ;
吕永平 ;
陈声祥 ;
薛庆中 ;
M.J.Adams .
中国病毒学, 2001, (03) :53-58
[7]  
广东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分子鉴定[A]. 周国辉,许东林,李华平.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4
[8]   Genetic variability of genome segments 3 and 9 of Fiji disease virus field isolates [J].
Jiang, Junxi ;
Ridley, Andrew W. ;
Tang, Herman ;
Croft, Barry J. ;
Johnson, Karyn N. .
ARCHIVES OF VIROLOGY, 2008, 153 (05) :839-848
[9]  
Molecular diversity of ecologically distinct Mal de Río Cuarto virus isolates based 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s) and 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of segments 1, 7, 9 and 10[J] . M. P. Giménez-Pecci,L. R. Conci,G. Truol,T. Nagata,S. Kanematsu,I. G. Laguna,E. Oliveira,R. O. Resende.Archives of Virology . 2007 (7)
[10]  
Sequencing of the bicistronic genome segments S7 and S9 of Mal de Río Cuarto virus ( Fijivirus , Reoviridae ) completes the genome of this virus[J] . F. A. Guzmán,A. J. Distéfano,J. D. Arneodo,H. E. Hopp,S. L. Lenardon,M. del Vas,L. R. Conci.Archives of Virology . 2007 (3)